高中化学新程回顾与展望.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新课程 回顾与展望 王 磊 wangleibnu@126.com 新课程实验区进展 2004年4个省      (山东、广东、海南、宁夏) 2005年1个省      (江苏) 2006年5个省      (福建、浙江、辽宁、天津、安徽) 2007年5个省      (北京、湖南、陕西、黑龙江、吉林) 2008年5 个省 (河南、山西、江西、新疆自治区、新疆兵团 ) 2009年 4 个 省(河北、湖北、云南、内蒙) 最晚2010年全部进入 面对 新课程的设计形态——课程标准 新课程的物化形态——新教材 新课程的实施形态——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评价形态——考试与分数 大家感受到、体验到、思考到很多…… 大家从开始对新课程的激动、兴奋、期待 或怀疑、排斥、畏难 到平静下来认真思考、理性认识 再到认真实践、积极探索; 大家从开始对新课程的简单理解、片面认识到能够 全面地理解新课程的变化; 辩证地认识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灵活地处理教学与评价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大家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新课程实施经验 我们依然面临着 观念上的冲突与困惑 认识与操作之间的矛盾与落差 教学与管理之间的不协调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老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 新课程取得的积极进展和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涉及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内容与教材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考试与评价 新课程的课程管理和配套系统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 改革设计与要求 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 使课程结构具有更强的选择性 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 使课程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 综合体现化学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对高中 化学课程的需要;与国际水平接轨;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取向 使课程实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各种资源的整和与综合利用;开放灵活的管理保证选择性 使课程评价具有更强的发展性 一切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基于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要学化学,不同学生可学不同的化学; 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选择性 三条内容线索支撑三维教学目标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化学溶解于实际中,再结晶出来 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 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有层次 揭示学科本质\知识结构化\知识结构功能化 注重观念建构,促进认识方式转变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程结构         的主要变化 层次性__必修\选修 多样性__领域\模块 选择性__必修学分\选修学分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变化特点 内容的模块化和主题性 内容的多元化和层次性 内容的结构化和建构性 整体认识\坐标定位 必修化学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 方法策略 《实验化学》 STS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 新课程的教材特点 以北师大新世纪”山东科技版教材为例 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有层次 最大的突破 内容组织结构化  更加符合学科本质 内容呈现建构化 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 内容要求层次化 更好地解决差异问题 栏目设置教学化 更好地解决操作性问题 教材是范式、是资源、是传送带、是发展的阶梯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策略 基于观察-思考-讲授的教学 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教学 以问题解决为驱动的教学 基于交流研讨的概念建构与转变教学 案例教学 基于课题的综合与开放教学 学生自主性学习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维目标 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 教学内容深广度    哪些是更重要的?    哪些是高中才学的?哪些是选修才学的?    联系实际和探究的内容也应注意深广度 建议初中老师阅读高中新课程必修教材和化学与生活教材; 建议高中老师阅读初中教材和选修教材 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水平要求 从去情景的知识教学到将“裸露”的知识“包装” 起来 从具体性知识传授到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 从定义中心到基于认识转变和发展的概念教学 从内容讲解--问题驱动--活动展开 从低水平的探究式教学到高水平的探究式教学 从线性处理\加法减法到整合设计(乘法) 从课时教学设计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用最合理的时间以最有意义的方式 学习最有价值的内容 开

文档评论(0)

pep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