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一)

本试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世界上农作物的原始驯化地不止一处,而在水乡完成农作物驯化的,只有中国。水稻的初始驯化地,无论是长江中下游,还是钱塘江流域,都是水乡,傍河滨湖,这样的环境与世界其他农业起源地都位于干旱的大河流域相悖,对此如何解释呢?其实,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依靠单纯的采集渔猎方式生存,无论干旱的大河流域还是水乡,环境都不理想。一万年前的水乡,河湖纵横,沼泽密布,水多了蚊虫小咬也少不了,泥泞的土地被河湖分割成并不宽广的单元,这样的环境对于单纯依靠采集渔猎的先民而言,有着与干旱的大河流域不一样的艰辛。时至汉代,在司马迁笔下,仍然能看到“江南卑湿,丈夫早夭”这样的描述。正是“卑湿”的环境制约了利用型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人们改变生存方式,踏出驯化农作物的道路。

水稻喜温、喜湿,最适宜亚热带湿热环境,最初人们尝试种植水稻,多选择沼泽之地,利用天然水生环境,辟为稻田。众多出土稻作遗存的遗址中,河姆渡遗址的文化内涵最丰富,遗址南依四明山、北临湖沼,山上森林茂密,丘陵缓坡杂草、灌木丛生,平原临水地带密布芦苇、水草,适应湿热气候的人们不仅选择悬空架屋的干栏式建筑为居舍,也将稻田辟在湖沼边缘。从遗址中稻谷、稻叶、稻壳相互混杂形成的0.2~1米厚的堆积层来看,这一时期不仅稻田已有规模,稻作技术也走出了最原始阶段。与此对应,遗址中出土了骨耜、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舂米木杵等农业生产和谷物加工工具。水稻只是河姆渡人的部分食物来源,人们并非仅以植稻为生,渔猎采集仍然没有离开他们的生活。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各种动植物资源,在将野生水稻驯化为人工栽培稻的漫长岁月中,遗址中整坑和成堆的麻栋果、橡子、酸枣、菱角等植物果实,大量陆生、水生动物遗骸,以及石球、石弹丸、陶弹丸、木矛、骨铁、骨哨等渔猎工具,揭示了河姆渡人在水稻驯化漫长岁月中的另一个谋生途径。河姆渡是人类早期农作物驯化中心,由此及彼,透过河姆渡人对环境做出的选择利用与培育水稻的技术水准,可以览观长江中下游水稻起源地的基本面貌。

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与钱塘江流域完成驯化后,逐渐北上、南下,传入中国各地,又从中国传向境外,向东渡海至日本列岛与朝鲜半岛,向南传入东南亚、南亚等地。

(摘编自韩茂莉《大地中国》)

材料二:

所谓“驯化”,是指栽种或圈养某一生物,并有意或无意地使其发生不同于其野生祖先的、更有利于人类消费的遗传变化。驯化作物尤其是种子作物和水果作物,在形态和生理上都有一些区别于野生祖先的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被称为“驯化综合征”。例如,谷类作物在驯化过程中丢失了种子的落粒性,种子成熟后不像野生祖先一样从穗上自动脱落,这方便了人类收割;驯化作物的种子一般具有较低的休眠性,以便于统一萌发、管理和收割;驯化作物也较野生祖先有较多的种子数量、较大的果实或籽粒。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水稻最早就是在中国被驯化的。如今,水稻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被种植在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为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提供了主要食物。

在中国,发现最早出现水稻遗存的遗址有两个,其中江西省的仙人洞遗址的3C1A层、吊桶环遗址的E层,有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共存的现象,其年代大体为距今15000年到12000年间;浙江省的上山遗址,发现了原始栽培稻,距今约10000年。根据遗存稻粒的谷粒大小和形态特征,考古学者认为上山遗址的水稻遗存属于水稻驯化的早期阶段。

距今8000年左右的时期是中国农业起源的关键期,很多那个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了早期稻作农业的特征。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到7800年,在该遗址挖掘的125份土样中,通过浮选得到数百粒的水稻谷粒,考古专家根据这些稻粒的大小、形态等表型,认定这些水稻为驯化水稻,表明水稻驯化和稻作农业的形成开始于8000年前。但是,在贾湖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其他食物来源,说明水稻在这一时期还未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发现于1973年的河姆渡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这一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植物、遗骸,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水稻的遗存。一些学者认为河姆渡时期的祖先可能利用水稻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农业经济。

考古学证据认为,最早起源于中国扬子江流域的水稻为粳稻,尽管粳稻在8000年前就在该地区有种植,但是驯化却是在随后的1000年

文档评论(0)

183****18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2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