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惠来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一阶考试

八年级语文科试卷

出题人:初二级语文备课组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考生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运用(28分)

1.默写。(10分)

(1)当我们想对朋友表达虽然距离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时,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表达:,。

(2)蒹葭萋萋,。(《诗经·蒹葭》)

(3),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悠哉悠哉,。(《诗经·关雎》)

(5)青青子衿,。(《诗经·子衿》)

(6)古典诗文别有洞天,蕴含无限思绪。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两句,诗人借“临渊羡鱼”这一典故,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渴望举荐的求仕之情。

(7)女子痴迷地思念心中的恋人,只好此时“,”,抒发自己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叹。

(8)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抒发了与好友一样仕途不顺的诗句是:,。

2.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

(i)最惹眼的是yili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

(2)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ǎojié。

(3)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pángbó的能量!

(4)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liáoyuán的一把烈火!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四”的火炬传到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照亮和点燃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将“照亮”和“点燃”互换位置)

B.如何将短视频与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成为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创作优质短视频。(在句末加上“的方向”)

C.广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将“首批”移至“公布的”后)

试卷第1页,共8页

D.近年来,面对国内手机市场严重滞销的不利形势,OPPO集团恪守创新的宗旨,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删去“市场”)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知识渊博,上课不看讲稿,不照本宣科,各类知识和各种史料尽在脑中,信手拈来。

B.行驶在滨海路上,一边是苍茫的大海,一边是无际的农田,沧海桑田,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

C.我们要提高电信安全意识,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电话,有不少以诈骗为目的。

D.美国采取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霸凌行径直指中国,大有挑起贸易战之势,其图谋无可非议。

5.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经典常谈》的整本书阅读。请结合阅读情况,完成题目。

(1)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书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C.如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如果想了解“游说之士”这一群体,可以读《诸子第十》。

D.《经典常谈》是一本通俗化学术著作,具有口语和学术语言交织而成的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2)请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2分)

原句

释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锉平、雕琢、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你送我木桃,我就用美玉回报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的石头坚硬,可用来琢磨玉器。

试卷第2页,共8页

(3)对喜欢诗词歌赋的同学,有人建议可选择其中的《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你同意吗?结合阅读此名著的方法和内容,说说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与理解(42分)

(一)课内外文言文(16分)

【甲】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18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2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