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同步练习(解析).docx

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同步练习(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PAGE1/NUMPAGES1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同步练习(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基础过关练

(2023山东聊城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在古人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

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浑盖之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贯串于这个时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之中,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例如,被后人奉为中国古代历法的①的《太初历》,是浑盖之争的直接产物;又如,中国历史上②的“小儿辩日”问题,在浑盖之争中得到了合理的解答;再如,中国数学史上著名的“勾股定理”以及相关的测高望远之术,是在浑盖之争中为发展天文测算方法而形成的;更如,唐代僧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是为了解决浑盖之争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得以实施的;还如,中国天文仪器的发展,亦与浑盖之争③……类似的例子④,这表明浑盖之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延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涉及面广、讨论内容丰富、后续影响大等特点,它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亦不多见。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浑盖之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学术论争之一,将永载中华文明发展史册。

1.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听说是为一只鸽子。张宅的鸽子飞到了李宅去,李宅不肯交还……老大爷您高寿啦

B.老刘,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锻大衫,洋布裤褂……

C.那是我的亲女儿,我能够……

D.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2.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从“圭臬”和“圭璋”中选择一个词语填入①处。

(2)请在文中②③④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2023湖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晴朗的夜空,我们一抬头就能看到许多明亮的星星。如果认真地盯着某一颗星星看,由于地球大气湍流的折射,它会忽明忽暗,这就是我们儿歌里唱的“一闪一闪亮晶晶”。假如我们坐宇宙飞船到太空去看星星,一般来说,①。

但宇宙总是给我们太多惊喜,太空中还真有一类特殊的“眨眼睛”的星星——脉冲星。

脉冲星被称为20世纪60年代四大发现之一。当时科学家们想出了三种模型来解释它。第一种是密近双星的解释,两颗恒星相互绕转,当发光的一颗被遮挡时,就看不到辐射;②,就有了辐射。第二种是恒星的膨胀与收缩,这也会使我们看到的亮度发生变化,如果这样的过程比较稳定,那么就呈现了我们看到的周期性变化行为。第三种就是中子星模型,这个模型描述了会自转且具有准直辐射束的一类星体,如果自转稳定且辐射束刚好能扫过我们,就好像一座海上灯塔。

③随着观测的推进,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这样的周期性信号,其中有一些甚至能达到毫秒级的周期,第一种和第二种模型已经不能解释这样小的周期了,只有中子星模型才能解释。

4.下列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C.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D.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三年模拟练

(2023江西部分高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9分)

材料一:

每个人的基因组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我”之所以是“我”的独特编码。如果将每个人的基因组都看作一本书,那么大大小小的基因片段就是书中的篇章词句,它们讲述着生命体从出生、生长发育到死亡的所有故事。当基因片段出现错误,人就会生病。过去,能够无障碍阅读这本“基因书”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今天的科学家们已经可以运用各种技术,去纠正“书”中出现的错误了。

找到“基因书”中错误的片段并将其精准地恢复为正确的片段就是基因编辑。CRISPR,是基因编辑技术的一种,相比早前另外两种基因编辑技术TALEN和ZFN,它更灵活易用,同时具有高精度和低成本等优点。这些优点,得益于两个关键“人物”——gRNA和Cas9。gRNA,也叫向导RNA,顾名思

文档评论(0)

幸运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