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5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陕西省西安市5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西安市5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依托于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历史积淀,以及文学作品和影视IP带来的社会效应,西安市

蓝田县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于2016年开放,自我定位为“集生态农业观光、民俗

文化体验、农事活动体验及乡村精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然而,

良好经营局面没维持多久,白鹿原民俗村就门可罗雀,并于近期被实施拆除。

文化小镇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物质文化与非物质

文化等元素融合起来,意欲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弥补城镇化进程中文化传统流失的遗

憾。现实中,清一色仿古建筑,间或点缀几处修整过的文化古迹,拼合起大多数历史、

民俗类小镇的物质性“特色”。当人们踏入此类“特色景区”,就开启了“欣赏风景

+拍照留念+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的旅游模式。因为复制同类竞品痕迹明显,导致

“千镇一面”,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被“置入”民俗村里的,是真民俗还是“伪民俗”?古旧的生活器具,因为器具的主

人不再在此处真正生活,便仅仅是精致的摆设;一些商铺展示非物质性的物品生产流

程,多是商家为销售产品进行的广告宣传;传统的礼俗仪式也因为脱离原生环境而成

为单纯的表演。这些民俗为特色的小镇在形式上糅合了人工与自然景观,内容上文化

搭台经济唱戏,它的指针在“景区”“商业区”和“真文化遗产”的范畴间摇摆。

对于主打“民俗牌”,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逐渐偏离经济价值和民俗价值平衡点

的特色小镇,需要由商业化重返“民俗化”,使其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保存地域

民众的集体记忆,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

看得见的建筑、器具,给予特色小镇物质基础和审美基础。而流淌在生活中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是人们实实在在经历的时间和生存的规则、范式,是具有区域独特性的文

化资本,是属于这个聚落人群和阶层的集体记忆。

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空间,离不开本土居民的参与和生活。让本地人、“原住民”

成为特色小镇真正的主人,从而维护特色文化空间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价值。

“本地人”传播着相对原生性的生活方式、生存智慧,他们因土生土长而具有强大的

族群凝聚力;更有能力在城镇化进程高速的今天,引导外地务工的年轻人在返乡时延

续生活习俗和生命仪式,基于旧有文化系统之上重建起“新的传统”;同时为本土文

化吸纳入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反观诸多特色小镇遣走本地居民、招募外来经营者的做法,实际上赶走了本真的生活

传统,而植入新的居住者和生活方式,无意中重塑了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

天造的山水风光,地设的人文传统,加之大势所趋的商业环境,必能孕育出富含中国

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空间,我们需要赋予的是精雕细琢之匠心巧技,莫让“特色小镇”

荒芜了特色。

(选自2020年3月18日《中国青年报》,有改动,作者:张雯影)

1.下列对于文化特色小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复制痕迹明显,失去原本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千镇一面,容易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B.有一定历史积淀,或借助独特的地理风貌,或依托文学、影视作品带来社会效应。

C.融合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等多种元素,意欲通过发展旅游来实现对文化传统的传

承。

D.具有物质性,即凭借仿古建筑和修整过的文化古迹,吸引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消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真正的“民俗化”要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摒弃浓浓的“商业化”。

B.本文开头以白鹿原民俗村所处的尴尬境地为例,由现象到本质,提出观点。

C.论述过程中,作者认为非遗生产流程、单纯的仪式表演,不是真正的民俗。

D.本文以驳论为主,通过对现今的各类文化特色小镇进行驳斥,并发出呼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要用精雕细琢之匠心巧技,利用特色,在旧有文化系统之上重建“新的传统”。

B.白鹿原民俗村在最初建立时,自我定位有所偏差,导致面临被拆除的局面。

C.在特色小镇内游玩,只有物质和审美,真正的文化传统难以渗入到游客心中。

D.只有让本地人、“原住民”成为特色小镇真正的主人

文档评论(0)

137****4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