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之托物言志、象征【知识专讲精研】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讲堂(全国通用).pptx

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之托物言志、象征【知识专讲精研】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讲堂(全国通用).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间总有手法风 圆我十万八千梦;1;1;1;1;2;1;;2;2;2;2;2;2;3;周敦颐借“莲”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美好追求。 “莲”就是物,他的追求就是“志”,这便是托物言志;我们也可以说“莲”在这里象征着这种洁身自好的美好品格,这便是象征。;托物言志是不是一定就有象征含义呢?;例如闻一多的《死水》中的第一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它就象征着当时那个处于军阀混战中的腐败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这是一句话就能够表达的。;4;4;和象征的含蓄隐晦相比,托物言志则会把“志”表现得显豁一些。 它常常有提示语或双关语,使人产生联想,既而对其所要表述的“志向”恍然大悟。如《爱莲说》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反问、一感叹,分明表达了作者对时下众人爱慕富贵的鄙视和追求高尚脱俗的莲花精神的心愿。 又如《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全诗前两句写墨梅,后两句表面上虽也写墨梅,但“只留清气满乾坤”显然语义双关,带有“述志”的成分,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信念。;象征和比喻比较接近。象征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换成比喻的形式来表达,或者说借物喻人,如 “孤雁就像漂泊无依但仍努力追寻理想的诗人一样”。 ;T人间总有手法风 圆我十万八千梦;1;1;1;1;2;1;;2;2;2;2;2;2;3;周敦颐借“莲”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美好追求。 “莲”就是物,他的追求就是“志”,这便是托物言志;我们也可以说“莲”在这里象征着这种洁身自好的美好品格,这便是象征。;托物言志是不是一定就有象征含义呢?;例如闻一多的《死水》中的第一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它就象征着当时那个处于军阀混战中的腐败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这是一句话就能够表达的。;4;4;和象征的含蓄隐晦相比,托物言志则会把“志”表现得显豁一些。 它常常有提示语或双关语,使人产生联想,既而对其所要表述的“志向”恍然大悟。如《爱莲说》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反问、一感叹,分明表达了作者对时下众人爱慕富贵的鄙视和追求高尚脱俗的莲花精神的心愿。 又如《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全诗前两句写墨梅,后两句表面上虽也写墨梅,但“只留清气满乾坤”显然语义双关,带有“述志”的成分,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信念。;象征和比喻比较接近。象征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换成比喻的形式来表达,或者说借物喻人,如 “孤雁就像漂泊无依但仍努力追寻理想的诗人一样”。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秋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教育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