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3岁婴幼儿的生理发展与保教 教学课件.pptx

第3章 0~3岁婴幼儿的生理发展与保教 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0-3岁婴幼儿的生理发展与保教 目录/CONTENTS01020-3岁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保教01新生儿生理发展与保教 学习目标1.掌握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保教知识。2.掌握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保教知识。 第一节 新生儿生理发展与保教 思考什么是新生儿? 一、新生儿的分类(一)根据分娩时的胎龄分新生儿系指从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天的婴儿。新生儿的分类方法比较多,可按胎龄、出生体重分,也可按出生后的健康状况来分。 一、新生儿的分类(一)根据分娩时的胎龄分根据分娩时的胎龄(从母亲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到娩出为止这段时间)分,新生儿可分为:早产儿(胎龄满28周,不满37周)足月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或超过42周) 一、新生儿的分类(二)根据体重值分根据体重值分,新生儿可分为:正常体重儿(2.5kg≤体重4kg)低体重儿(体重2.5kg)巨大儿(体重≥4kg) 一、新生儿的分类(三)根据出生后的健康状况分根据出生后的健康状况分,新生儿可分为:健康新生儿(无任何危象的新生儿)高危新生儿(出现危象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二、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一)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几天排出胎便和小便,再加上吃奶少,通过皮肤和呼吸蒸发水分,因此,体重会短时间下降。一般在出生后第3-4天下降到最低,下降幅度为出生时体重的6%左右。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7-10天,体重可恢复到出生水平,以后体重明显增加。如体重下降超过新生儿体重的10%,或者恢复得慢,要及时查找原因。 二、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一)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示意图 二、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二)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出现过早、消退过晚或退了又出现都属于病理现象。 二、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二)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变化规律示意图 二、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三)“螳螂嘴”和“马牙”“螳螂嘴”:指的是新生儿口腔两侧的脂肪垫,此脂肪垫可以增加口腔中的负压,有利于新生儿吸吮乳汁。“马牙”:新生儿牙龈上的米粒大小的黄色颗粒。“马牙”不用处理,可以自然消退。 二、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四)乳房肿大胎儿出生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孕激素被骤然切断,使生乳素作用释放,刺激乳腺增生,2-3周后自然消退。 二、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五)女婴阴道流血胎儿在母体内受到雌激素的影响,阴道上皮增生,胎儿娩出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阴道就会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一般发生在胎儿出生后3-7天,持续1周左右。这种现象属正常生理现象,无须治疗。 二、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六)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新生儿红斑:出生1-2天的新生儿,在头部、躯干及四肢等处出现的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1-2天后自然消失。粟粒疹:鼻部、颊、颜面等处出现的黄白色皮疹,几天后自然消失。 三、新生儿期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一)运动系统新生儿骨骼中无机物含量少,而有机物含量高,骨骼柔软,韧性强,脊柱相对平直,受重力作用易变形,发生骨折时以青枝骨折多见;肌肉发育较差,总重量只占体重的23.5%(成年人的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经过产道的挤压,头部略长,半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新生儿头部的前后囟门没有完全闭合,这为婴儿期脑组织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空间,也便于分娩时头部能够收缩通过狭窄的产道。 三、新生儿期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二)呼吸系统新生儿鼻腔相对短小而狭窄,没有鼻毛,鼻黏膜柔嫩且血管丰富,感染时黏膜出现充血、肿胀,造成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塞而发生呼吸与吃奶困难。新生儿肺泡数量少,新陈代谢需氧量大,呼吸比较表浅,也不规则,因此,呼吸频率快,超过成人的(正常成年人在平静时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6-20次)2倍,大约为每分钟40-44次。 三、新生儿期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三)心血管系统心脏:新生儿心脏相对比成人大,其重量为20-25g,约占体重的0.8%,1-2岁时达60g,占体重的0.5%。小儿心脏的位置随年龄而改变,2岁以内心脏多呈横位,心尖搏动在第四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外1-2cm。新生儿心率快,心律不规则,且年龄愈小心率愈快,随着年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新生儿心率为平均每分钟120-160次。血管:新生儿血管口径较粗,动脉管壁柔软。 三、新生儿期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三)心血管系统血液:新生儿血量大约为300mL,约占体重的15%。新生儿血液中凝血物质和无机盐含量少,水分较多,出血时血液凝固时间较长,大约需要8-10分钟。新生儿出生时白细胞计数偏高,大约为20000个/mL,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约为0.65(65%),淋巴细胞相对较少。血压:新生儿心脏排血量较少,血管口径较粗,动脉管壁柔软,故动脉血压较低

文档评论(0)

155****24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