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S位置服务平台技术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BS位置服务平台 技术方案 上海传程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引言 1.1编写目的 (略) 1.2背景 (略) 1.3缩略语 LBS - Location based Service 位置服务 LCS - Location Service 定位业务 GPS - Global Position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MLP - Mobile Location Protocol 移动定位协议 CMLP - China Mobile Location Protocol 中国移动定位协议 SMPP - 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短消息点对点协议 CMPP - China Mobile Peer to Peer中国移动短消息点对点协议 SGIP - Short Message Gateway Interface Protocol中国联通短消息点对点协议 WAP -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无线应用协议 KJAVA - 即J2ME(Java 2 Micro Edition) Java微型版 SMS - Short Message Service 短消息服务 SP - Service Provider 服务提供商 CP - Content Provider 内容提供商 GMLC - Gateway MLC 移动定位中心网关 MLC - Mobile Location Center 移动定位中心 MPC - Mobile Position Center 移动定位中心 LSP - Location Service Platform 定位服务平台 PDE - Position Determining Entity 定位实体 MS - Mobile Station 移动终端 MSID -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 移动终端标识 XML -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 1.4参考资料 1、基于位置业务(LBS)总体技术要求V1.1.0 2、中国移动位置服务L e 、L s 接口技术规范v1.0.0 3、中国联合联通有限公司CDMA位置服务系统接口规范说明 总体设计 2.1设计目标 个人用户 为用户提供位置及丰富多样的相关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允许包括定位自身、定位他人(已授权)、周边信息查询、地物查找。用户可以通过WAP、短信、网站、KJAVA应用等多种方式使用定位服务。 企业 为企业、公司的管理者提供对车辆、人员、物资等实现位置定位和相关信息管理的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的业务要求尽量适用于各个行业,比如:物流、快递、邮政、租赁公司等等。用户的终端可以采用CDMA、GSM手机或传统GPS终端等类型均可以在该平台上使用。 2.2设计原则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遵循以下几点开发设计的指导原则: 系统的当前需求和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系统的扩充性和兼容性,将长期规划和现实需求统一考虑,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开发步骤。 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系统的成功设计和应用依赖于技术和管理的密切配合,在系统实施的各个阶段都必须紧紧依靠各级领导和有关业务人员,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系统的设计应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而系统中的具体设备选型则应以技术成熟和性能可靠为标准,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环境、设备、管理体制等资源。 模块化设计方式。系统以功能部件组合划分模块,以功能部件、功能模块的组合划分子系统,便于子系统的重组,使整个系统的特殊需求和系统的通用性结合起来。 经济性建设和投入:在能满足运输企业用户业务需求功能和保证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在设计上尽量使用户投入最少,同时功能更丰富。 根据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系统具备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等多种特点,并方便软件的升级。 2.3体系结构 当 Internet 技术特别是 Web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成为计算主流时,业务计算的模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焦点是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转变到分布式应用程序结构,这一结构有时被称为“多层结构”(Multitier)。Internet 背后的驱动力从一开始便是希望提供一个可伸缩、可扩展和高度可用的公共信息传送平台。这一平台设计上非常灵活,而且不局限于一个或两个计算层。Internet 世界中应用程序开发的唯一真正限制是计算机的容量和应用程序设计者的想象力。 分布式应用程序的主要原则是将应用程序逻辑地分为 3 个基本层: 表示 业务逻辑 后台资源 表示服务 表示层包括到应用程序的胖客户端接口或者瘦客户端接口。胖

文档评论(0)

180****2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