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理学》课件-第8章尿.ppt

中山大学《生理学》课件-第8章尿.ppt

  1.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五、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三)直小血管血流量和速度 练习 1.肾小球滤过 3.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 ( ) A 注射抗利尿激素 B.注射大剂量高渗葡萄糖液 C.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D.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E.注射甘露醇 4.滤过分数的指: A、 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 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   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     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 (三)、NH3的分泌与H+、HCO3-转运的关系 ⑵NH3分泌特点: 泌NH3与泌H+呈正相关:即泌NH3促进H+-Na+交换, 促进排酸保碱,调节机体酸碱平衡。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 (四)K+的重吸收和分泌 ◆K+大部分在近端小管(65-70%)和髓袢(25-30%)主动重吸收,尿中的K+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 ┄┄┄┄┄┄→ Cl- 1.重吸收部位: 仅限于近端小管 (尤其前半段)。 (五)葡萄糖的重吸收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 2.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 A.具有一定的限度(可能与同向转运体的数目有限有关)。 ▲肾糖阈: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 血液达到160~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的肾小管达到 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 (五)葡萄糖的重吸收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 ▲葡萄糖吸收极限量(TMG):当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 吸收能力都达到极限,尿中的糖量与滤出的增多量相等 时的血糖浓度。 B.吸收极限量:血糖300mg/100mL时,全部的肾小管达到吸收极限。 (五)葡萄糖的重吸收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 (六)Ca2+的重吸收和排泄 Ca2+主要在近端小管以溶剂拖曳的方式被重吸收。 Ca2+的重吸收主要受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 重吸收量/滤过量≈65~70% (二)球-管平衡 1.概念: 指近端小管对溶质、水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滤过 量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的现象。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2.机制: 主要与管周毛细血管压和胶体渗透压的改变 有关。如: (二)球-管平衡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在肾血流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GFR↑时 管周毛细血管压↓ Na+、H2O重吸收↑ 重吸收率/滤过率≈65~70% (球-管平衡) 胶体渗透压↑ 小管旁组织间液入毛细血管量↑ (二)球-管平衡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3.意义: 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GFR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从而保持尿量和尿钠的相对稳定。 但球-管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打乱。 如: 渗透性利尿。 (二)球-管平衡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 抗肾小管对水重吸收的力量(排出1g溶质,约需溶 解于15ml水)。 ∴当[溶质]↑→渗透压↑→肾小管(尤其近 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Na+]↓(因 被稀释)→Na+重吸收↓(扰乱球-管平衡)→尿量↑。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而导致的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晶体性利尿)。 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可被滤过而不被重吸收)。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如:糖尿病的多尿;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 概 述 ▲尿渗压>血渗压=高渗尿=尿浓缩 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 ▲尿渗压<血渗压=低渗尿=尿稀释 如:大量输液、饮水→多水 ▲尿渗压=血渗压=等渗尿 如:肾衰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1、在肾髓质中存在有渗透压梯度 二、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⑴ 髓 袢 2.肾髓质高渗梯度形成机制 二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髓袢降支细段 对NaCl不易通透 对水高度通透 ↓ 水被重吸收 ↓ 管内浓度倍增 (管内为高渗梯度) 髓袢升支细段 对NaCl高度通透 对水不通透 NaCl向管外扩散 ↓ 管内浓度倍减 (管外为高渗梯度) ↓ 2.肾髓质高渗梯度形成机制 ⑴ 髓 袢 二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内髓高渗梯度形成 2.肾髓质高渗梯度形成机制 ⑴ 髓 袢 二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肾

文档评论(0)

133****8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领域编辑

认证主体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