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安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安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第I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虽亦属于回忆记事散文之列,有着鲁迅散文小品共同的思想艺术风格,它们都运用了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但它们既与一般的杂文写作不同,也和《朝花夕拾》的风格不尽相同。 就整体来看,它们是以记述为主,中间穿插议论,如记述和刘和珍第一次见面时,作者评论说:“(我)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在具体记述了三位女性惨遭杀害时,随即发出了激烈的控诉与抨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在记述柔石的为人时,作者插入了这样的评语:“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在引述柔石的信后,他批评了柔石的过于单纯的性格,实际上是借以揭露反动派的残酷,而发议论说:“但他信里有些话是错误的,政治犯而上镣,并非从他们开始,但他向来看得官场还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了严酷。其实是不然的。” 这些议论,固然加强了揭露与控诉的逻辑力量,但是即使议论也蕴蓄着抒情,甚至许多地方还用抒情点明了题意,而且不只记述、议论有抒情,忆物也渗透着抒情。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送白莽的彼得斐的诗集,柔石要洋铁碗,都有着浓重的抒情意味。可以说,全文是以抒情的旋律贯串着记述、议论的基调。为了增强这种抒情的色彩,作者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像写刘和珍等的牺牲,写柔石等的遇害,都有着巧妙的对比与反衬,把平直的记述引向曲折的激流。有时又采用回环往复的重叠,如写要不要为刘和珍的牺牲写点什么,作者就曾在文章里四次以同义稍加改变的文字,反复加以强调;写柔石等遇害的“沉重”的感受,使自己不得不拿起笔,也运用了相同语句的重叠咏叹,有力地抒发着难以倾诉的内心的悲愤与哀痛。特别是在修辞上,有比喻,有排比,有明写,有暗写,有寓意,有衍义,而用以强烈抒发感情的反语和警句,更加比比皆是。音调铿锵,富于色彩。词与语都经过了缜密的选择与提炼,既生动,又精确,易为人们所记诵。 如果要说,这两篇记事散文在抒情风格上各有什么独特之处的话,那么,从艺术表现上看,《记念刘和珍君》,似侧重于直抒胸臆,以深沉的哲理的抒发,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但这哲理既富有情致,又融合于意境之中,充分显示了发人深思、促人猛醒的艺术力量。而《为了忘却的记念》则含蓄蕴藉,抒写着作者对烈士的深厚的情谊。文章的记述,是以白描手法一点一滴地从记忆中搜寻他们的个性特征、做事为人、音容笑貌,哪怕是一件小事,一个物品,凡是与他们有关的,都毫不遗漏地加以详细地叙述,具体地描绘,以雕塑这几个中国的“很好的青年”的崇高形象。而当他们被捕以后,作者又以在逃亡中被抑压的患难与共的诚挚的情谊,反复地抒写了对烈士们命运的悬挂与焦虑。 两篇文章都以反语写了“忘却”,而主题又是强烈地指责“忘却”的惰性,抒写“不能忘却”的前赴后继的战斗精神,特别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则更分明地寄寓着对一定会胜利的明天的希望。 李泽厚同志在他的《美的历程》一书中,曾这样概括中国民族传统的美学特征:“这种情感抒发大都在理性的渗透、制约和控制下,表现出一种情感中的理性的美。”我以为,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在鲁迅笔下得到独创发展的“散文小品”,则是体现这种“情感中的理性的美”的最突出文学形式——诗与政论的结合。《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虽属散文一类,但它把记述、议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yz1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