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章文言文阅读1第5章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章文言文阅读1第5章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物传记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情,因此,可以抓住时间、地点和官职等词语,把握文章结构层次,厘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人物经历及事件,从而快速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基本要素:某时+某地+某职+某事+某种精神。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要注意传记中表时间的词语。正史一般不用干支纪年,而是以年号纪年,如“元和十年”。故传记中的“三年”“五年”等往往指某年号的“三年”“五年”,而皇帝的即位或驾崩,也往往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另外,文言文中也会使用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如“数日”“累年”“既而”“向”等。对“初”“先是”这些表示插叙、补叙的时间词也要格外留心。 最后,以“已知”解“未知”,巧借内容概括分析题,扫清阅读障碍。 注意,整个过程用时应在10分钟以内,以7~8分钟为佳。 〔典例剖析〕 (2020?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 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 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 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读文指导】 第一步:初读文本,圈点勾画,以词疏意。 用“∥”分层,用“ ”标注时间、地点、官职的变动, 用“  ”标注人物(同一人物只标注一次),从而分清层次,厘清各个事件的前因后果。 第二步:借助概括分析题,筛选信息,以题悟意。 第202页第3题题干要求“概括和分析”,再看每一个选项,前面是概括,后面是分析。本题的四个选项是按文章行文的先后顺序设置的。 以A项为例:“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吏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这是对文章第一层的总结。由选项意思我们可以悟出对应句的意思。其他选项亦然,这样就能够扫清阅读障碍,降低阅读难度。 1 课标解读 2 考情分析 目录 3 真题引领 4 知识梳理 5 阅读指导 课标解读 文言文阅读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属于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与内容: 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查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3.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4.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 5.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197) 能力考查   古代诗文阅读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独特内容设置,显示了积淀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 对古代诗文阅读能力的要求有:熟悉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古代诗文,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年份 2022 2021 选材特点 新高考Ⅰ卷:史传类《战国策?魏策三》全国甲卷:史传类《战国策?秦策二》 全国乙卷:散文类《说苑?贵德》 新高考Ⅰ卷:史传类《通鉴纪事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清青文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从事单位办公室岗位工作多年,有较为丰富的文秘职员相关经验。专注企业方案、单位制度、操作规范、使用流程、培训资源,擅长K12资源整合服务……期待为您的职场带来价值。

认证主体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