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病理.pptx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病理;一、 牙龈的炎症和出血;病理变化;正 常 龈;(一)临床病理 ; 健康龈 初期的牙周病损;早期龈炎病损 (4~7天) 牙龈充血变红,龈沟加深,探诊出血。 结合上皮下方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加重,炎症的渗出物增多,炎症浸润区占15%。牙周胶原纤维继续被破坏;结合上皮增生,但附着水平未被破坏。 病损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个体易感性有关。 ;早 期 炎 症 病 损;确立期龈炎病损 (2~4周)(慢性龈炎期) 牙龈暗红,水肿,点彩消失,龈沟加深,而且不再与牙面紧贴。 炎症浸润范围明显;胶原纤维破坏明显、丧失;结合上皮增殖加剧,但上皮附着位置不变 转归:病情稳定数月或数年; 发展为进行性破坏性病损。;确 立 期 炎 症 病 损;重度病损 可探及牙周袋和附着丧失,X光片显示有牙槽骨吸收。 炎症浸润细胞向深部和根方结缔组织内蔓延,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并与牙面剥离,形成牙周袋;牙槽骨开始有吸收。 ;牙 周 炎;;临床表现 ;2. 牙龈颜色;牙龈炎时,游离龈和龈乳头呈鲜红或暗红。;重症龈炎和牙周炎时,充血范围可波及附着龈,与牙周袋的范围一致。;龈增生时,牙龈颜色由于血管减少或上皮角化增加而变苍白。; 3. 牙龈外形 缘龈变厚、龈乳头圆钝,不贴牙面。 点彩消失、表面光亮。 纤维增生时,牙龈肥大,有时可呈结节状并盖过牙面。;;;; 4. 牙龈质地 炎症时,牙龈质地松软; 纤维增生时,牙龈坚韧肥大。 ; 5. 龈沟深度及附着水平 正常龈沟深度 <3mm, 龈袋 没有附着丧失; 牙周袋 有附着丧失。;附着水平:以釉牙骨质界为判断依据。;6. 龈沟液 龈沟液量是炎症程度敏感指标。 检测方法: 用一条小滤纸放入牙龈沟内30秒之后取出,用龈沟液测量仪检测或用精密天平称重,也可用茚三酮染色,根据滤纸条上的染色面积来判断龈沟液量的多少。;三 牙周袋的形成 ;牙周袋形成的机制;牙周袋的病理(一) 软组织壁(袋内壁);2. 结缔组织 (1) 水肿及变性,慢性炎细胞侵润,桨细 胞约80%,少量中性白细胞。 (2)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3)胶原变性破坏。;临床表现;1 结构改变: 牙骨质表面脱矿&牙骨质高度矿化; 2 化学改变: 袋内牙骨质脱矿,钙磷含量降低。口腔中的牙根面钙磷镁氟增多 3 细胞毒性改变: 细菌及内毒素浸入牙骨质-牙本质界,不利于成纤维细胞和结合上皮的再附着。 ;牙周袋的病理(三)袋内容物:;牙周袋的类型;牙周袋的类型;牙周袋的类型;牙周袋的类型;38;(二) 按累及牙面;(二) 按累及牙面;四、牙槽骨吸收;(一)牙槽骨吸收的组织病理;2. 咬合创伤: 常伴牙周炎; 受压迫的一侧牙槽骨发生吸收,致牵引侧发生骨新生; 咬合创伤引起牙槽骨的垂直型吸收,形成骨下袋; 炎症引起牙槽骨的水平型吸收,形成骨上袋。;(二)牙槽骨破坏的形式;;46;2. 垂直型吸收 牙周袋侧的硬骨板破坏,牙槽骨发生垂直或斜行吸收,与根面之间形成有一定角形的骨缺损,牙槽骨高度不变或轻度的降低。 牙根周骨吸收较多。 多形成袋底位于骨嵴根方的骨下袋。 常由牙合创伤引起;48;;指牙槽间隔的骨嵴顶吸收,其中央部分骨质破坏迅速,而颊、舌侧骨质仍保留,形成弹坑状或火山口状缺损。 多发生于后牙龈谷区。 ;51;;弧形的吸收 大面积的牙槽骨破坏,水平型+垂直型,常见青少年牙周炎; 反波浪型骨缺损由于各部位牙槽骨吸收不均匀所致。;54;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56;五、牙齿松动和移位;1. 牙槽骨吸收:;2. 咬合创伤: 牙槽骨吸收不严重而牙周膜间隙宽、牙松动明显应当考虑咬合创伤。 3. 牙周膜急性炎症: 急性根尖周炎、牙周脓肿、牙外伤。 ;4. 牙周翻瓣术后: 手术创伤使组织水肿,导致牙齿暂时性动度增加,是可复性的。 5.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月经、避孕药。 6. 其他: 生理性、病理性。 ;好发于前牙,如侵袭性牙周炎的早期。 1. 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 与该牙所受到的牙合力之间失去平衡,多向着牙合力的方向移位、扭转。;2. 牙合力的改变 影响牙合力的因素: ①牙接触区、牙列的完整性; ②牙的形态、牙尖斜度; ③牙合力与唇颊舌肌的平衡。 ;牙周病的活动性;一般以定期(2~3个月)测量附着丧失程度来监测。如在两次检查的间隔期出现附着丧失加重≥2mm。则认为有活动性发生。 另外,自动出血、探诊出血、龈沟液渗出增加也是活动期的表现。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病理;一、 牙龈的炎症和出血;病理变化;正 常 龈;(一)临床病理 ; 健康龈 初期

文档评论(0)

清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段**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