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6期).docx

  • 0
  • 0
  • 约3.08千字
  • 约 44页
  • 2023-06-2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京津冀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6期).docx

  1. 1、本文档共4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京津冀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作者:武义青 陈岩 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第06期 摘要:通过京津冀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在规模、效率、竞争力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以及京津冀三地分行业的规模、效率和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市场份额较小,但有很大发展潜力,北京向生产服务业转移,天津进一步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河北做好产业承接工作,减少对资源加工业的依赖实现京津冀错位发展、去旧换新、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关键词:京津冀;制造业;竞争力;错位发展;创新共同体;品牌建设;绿色制造;低碳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5-0119-08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一个国家的经济将无法实现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劳动就业问题将日益凸显,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普遍提高,国家稳定和安全将受到威胁,信息化和现代化将失去坚实基础。京津冀三地要突破自身“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站位协同发展的大局,对制造业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协同创新提升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竞争力[1]。京津冀要以三地优势互补产业为依托,组建产学研联盟,共建区域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提升传统产业的创新水平,培育新兴产业;建立一批协同创新示范园区,推动地区创新资源、政策和利益共享;加强区域创新网络建设,开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服务体系试点示范工作。 一、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一)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速放缓,占全国比重下降(2004—2013年) 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规模呈扩张趋势,但所占全国比重呈下降态势。从规模指标的增速看,第二普查年度相对于第一普查年度的增速远高于第三普查年度相对于第二普查年度的增速,此外销售产值、资产总计、主营收入的增速远远高于从业人员的增速,呈现出资本深化的趋势(见表1)。 (二)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结构优化,机电制造业比重上升(2008—2013年) 京津冀地区轻纺制造业比重一直较低,资源加工业比重整体略有下降,而机电制造业比重略有上升,其中劳动人数比重上升最快。京津冀地区四项指标的比重变化,轻纺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和营业收入均呈U型变化,而资产总计和劳动人数呈下降趋势;资源加工业的销售产值、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均呈倒U型变化,而劳动人数略有下降;机电制造业的销售产值、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均呈U型变化,而劳动人数呈上升趋势(见表2)。 (三)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人均收入较高,但资产周转相对较慢[2][3] 京津冀地区轻纺制造业的效率指标绝对数不高,但一直稳中有升;资源加工业的效率指标绝对数最高,上升速度最快,但相对于全国,2008—2013年效率指标呈下降状态;机电制造业效率指标2008—2013年的上升速度慢于2004—2008年的上升速度,并且2008—2013年的效率指标相对值呈下降趋势。京津冀制造业的效率绝对值较高,相对于全国呈下降状态(见表3—表6)。 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劳动效率较高,但增速已经放缓,相对于全国的增速呈下降趋势,其资本周转率绝对数已降到1.2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力数量逐渐趋于负增长,劳动力成本过高,民工荒严重,劳动力的优势弱化。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促进资源重新配置,延长传统的人口红利。资本效率不断下降,包括京津冀在内,目前存在投资率过高的现象,长期存在靠积累、靠投资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边际投资成本呈下降趋势。京津冀各级政府应抑制各类投机需求,引导资本开始向实业倾斜,去杠杆,围绕有效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4]。 (四)京津冀地区资源加工业竞争力急剧下降,而轻纺制造业竞争优势明显上升(2004—2013年) 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从2004年的9.99%下降到2008年的8.80%,又下降到2013年的8.14%;竞争优势从2004年的1.067 4上升到2008年的1.08,又下降到2013年的0.99,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3年的市场占有率比较中,资源加工业最高,机电制造业第二,轻纺制造业第三,并且资源加工业和机电制造业的市场份额趋于相等,在未来几年机电制造业有望超过资源加工业,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趨势。三大行业的市场份额都有所下降,资源加工业下降最快,平均每年下降3.24%;轻纺制造业下降最慢,平均每年下降1.78%(见图1、图2)。 (五)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慢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04—2013年) 三大地区中,京津冀地区的市场份额是最低的,2013年仅为长三角地区的1/3,但下降速度最慢,平均每年下降2.34%。三大地区的竞争优势差距不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