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第7章 妊娠、分娩和产褥-高频考点(精选).doc

《护士资格》第7章 妊娠、分娩和产褥-高频考点(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 【考点】 1.子宫的解剖结构:成人非孕时子宫长7~8cm,宽4~5cm,厚2~3cm,宫腔容量约5ml。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为2:1,老人为1:1。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lcm,子宫峡部的上端因在解剖上较狭窄又称解剖学内口,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子宫腔内膜转变为子宫颈黏膜,又称组织学内口。 2.?宫颈癌的好发部位为: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 3.骨盆的平面及径线 (1)入口平面:共有4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平均值约为11cm。 2)入口横径: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约为13cm. 3)入口斜径:左右各一,平均值约为12.75cm。 (2)中骨盆平面:此平面是骨盆最小平面。 1)中骨盆前后径:平均值约为11.5cm。 2)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平均值约为10cm。 (3)骨盆出口平面: 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5cm。 2)出口横径:即坐骨结节间径。平均值约为9cm。 3)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4)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8.5cm。若出口横径较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两径之和>15cm时,一般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7.女性青春期的标志为:月经来潮。 8.排卵的时间一般为: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9.阴道顶端与子宫直肠陷凹邻近,是腹腔的最低部分,当该陷凹有积液时,可经阴道后穹窿进行穿刺或引流。 10.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作用。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考点】 一、妊娠生理 1.晚期囊胚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受精卵着床。 2.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3.足月儿脐带的数量为:一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 4.正常足月妊娠羊水量约为:1000ml。 5.羊水量大于2000ml为羊水过多,羊水量小于300ml为羊水量过少,一次放羊水量不超过1500ml. 6.妊娠期子宫峡部的变化:非孕时长约lcm,临产时其长度可达7~10cm. 7.妊娠循环及血液系统:循环血容量与妊娠6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血浆增加多余红细胞增加,使血液稀释,出现妊娠生理性贫血。如孕妇合并心脏病,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产程)及产褥期最初3天之内,因心脏负荷较重,易发生心力衰竭。 8.妊娠期若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姿势,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9.妊娠最早最重要的症状:停经。诊断早期妊娠快速准确的方法是:超声检查。 10.孕妇自觉有胎动的时间为:妊娠18~20周;正常胎心音的次数为:每分钟120~160次。 11.产前检查的频率:妊娠12周内要做检查确定宫内早孕,从确定早孕起应做系列产检,28周前每4周检查1次,妊娠28~36周期间每2周检查1次,36周后每l周检查1次。妊娠28周前每4周检查一次,妊娠28周后每2周查一次,妊娠36周后每周查一次。 12.预产期的计算方法为:末次月经第l天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 13.胎心音听诊部位:枕先露时,胎心音在脐下方右或左侧;臀先露时,胎心音在脐上方右或左侧;肩先露时,胎心音在脐部下方听得最清楚。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考点】 1.临产后的主要动力为:子宫收缩力。 2.临产后正常的子宫收缩的特点 (1)节律性:临产后随着产程进展,每次子宫收缩的强度由弱到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间(极期),随后由强到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子宫肌松弛。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频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加强,子宫腔内压力逐渐加大。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30秒,间歇期约5~6分钟。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期逐渐缩短。当宫口开全后,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60秒,间歇期可缩短至1~2分钟。 (2)对称性和极性:正常宫缩每次开始于左右两侧宫角,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部集中,然后再向子宫下段扩散,引起协调一致的宫缩,称为子宫收缩的对称性。 子宫底部收缩力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变短,宫缩的这种下行性梯度称为宫缩的极性。 (3)缩复作用:每次宫缩时,子宫肌纤维缩短变宽,宫缩后肌纤维虽又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此现象称为缩复作用。 3.胎头径线 1)双顶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临床以B型超声波测此值判断胎儿大小。一般足月妊娠时平均值约为9.3cm。 2)枕额径:又称前后径。为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为11.3cm。 3)枕下前囟径: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

文档评论(0)

16531030673cba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赖**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