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子湾水道河道治理思路及工程方案-《中国水运》(2014年2期).docx

  • 0
  • 0
  • 约1.11千字
  • 约 5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碾子湾水道河道治理思路及工程方案-《中国水运》(2014年2期).docx

  1. 1、本文档共5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碾子湾水道河道治理思路及工程方案 作者:曾庆云 何碧 吕品 李荣彬 来源:《中国水运》2014年第02期 摘 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该水道近期不利变化的特点及原因,结合河道现状及外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思路及方案,对类似河段的航道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義。 关键词:碾子湾 航道整治 崩岸 三峡蓄水 三峡蓄水以来,虽然下荆江蜿蜒河型大的格局仍保持不变,但局部滩槽已存在一些趋势性变化,如一些通常被认为是优良航道的弯曲段或微弯段正逐渐出现不利变化,主要表现为凸岸边滩冲刷下切、岸线崩退。弯顶段因而存在河道展宽、窜沟发展、甚至形成双槽的不利变化态势。使得原优良河段因分流而有所淤浅,影响航道条件的稳定。长江中游荆江河段碾子湾水道上段就属于比较典型的微弯段,近期也出现了不利航道条件的变化。下面从航道治理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思路及初步的方案。 河道概况 碾子湾水道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上段,地处湖北省石首市境内,介于石首、金鱼沟两弯道之间,水道上起鱼尾洲,下止毕家台,全长约17km(航道里程381~364km),河道上段微弯,下段顺直,自上而下存在北门口-鱼尾洲、柴码头-寡妇夹两处过渡,有鱼尾洲、上边滩(南碾子湾边滩)、下边滩(柴码头护岸以下边滩)三个主要滩体,河道形势见图1。 碾子湾水道在上游石首弯道切滩前为一过于长直的顺直段,出浅碍航部位主要位于主流从左岸柴码头向右岸寡妇夹(南堤拐)一带的过渡段内。1994年,石首弯道切滩后,进口段主流顶冲点不断下移,上段趋弯;同时,大量泥沙下泄,航道条件急剧恶化。为了遏制下过渡段航道条件向不利方向转化,航道部门于2000~2003年实施了碾子湾水道航道整治工程(见前图1)。工程实施以来,航道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下过渡段基本保持稳定。 近期航道不利变化 碾子湾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紧接着迎来了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在新的水沙条件下碾子湾水道大的河势保持稳定,不过,局部地形已发生了一些不利于航道条件维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碾子湾水道上段弯顶段河道不断展宽,左侧深槽变窄,而右侧滩体冲刷幅度加大,过流能力增强,凸岸侧窜沟发展明显,航行基面下3m线接近贯通,可以看出,南碾子湾凸岸边滩已存在切滩趋势,并有形成双槽分流而导致上过渡段出浅的可能性。 此外,随着凸岸边滩切滩形势的发展,北碾子湾一带主流顶冲点下移,柴码头一带深槽下窜发展,下过渡段有从目前的正常浅滩向交错浅滩转化的趋势。 变化原因分析 经分析,认为造成上述航道条件发生不利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南碾子湾边滩上段高滩的大幅崩退 碾子湾水道在土——沙二元结构的河···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