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的“生长”和思维的“光亮”中走向深度学习-《陕西教育·综合版》(2022年3期).docx

  • 0
  • 0
  • 约1.08千字
  • 约 7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在学习的“生长”和思维的“光亮”中走向深度学习-《陕西教育·综合版》(2022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7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在学习的“生长”和思维的“光亮”中走向深度学习 作者:向梅 来源:《陕西教育·综合版》2022年第03期 “学习共同体”到底是什么?“学共体”英语译为:School as learning community。“School”—— process of being educated in a school,指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Community”——a group of people who have the same interests,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所以“学共体”从英语角度来解释的话,即让一群有共同的学习兴趣的人以团体为单位接受教育的过程。其中的“共”指“共同”:共学、共情、共进。在这三个“共同”中核心是“平等”——平等的学习权:包括回答问题的机会公平,公平地面对学习材料、任务,包括每个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到挑战性问题的探究,感受挑战性问题带来的认知冲突,共同研讨学习,一同进步。 一、小组学习的特点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组学习的特点: 1.学优生带学困生(如图1) (1)学优生掌握话语权 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优生只是一味地将自己已知知识在小组活动中重复和传递,整个小组的知识止步于学优生的“认知天花板”。 (2)学困生被动接受 已经被我们提前定义的“學困生”因为缺乏自信,哪怕自己有独特的见解,也不敢表达,更得不到尊重。 2.拼图学习 (如图2) 在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后,学优生包揽大部分工作,组里的学困生被动“搭车”,被学优生拖着稀里糊涂地混完了整个学习过程,所有的流程只是在走过场,完全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随之而来的是,学困生不能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就不再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差距逐渐增大。 反思我们的课堂,每节课老师都会提出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缺乏探究价值,而学生在紧张的教学节奏中对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因此一堂课的教师提问,为了确保教学环节的紧凑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上不管学生有怎样的回答,最后的解释权还是在老师那里。 教师的无效性问题,无论学生回不回答,回答效果如何,教师都会想办法化解,然后回到自己讲授的“轨道”上来,所谓的小组学习,要么是第一种以学优生占主导的活动,要么是第二种拼图式的学困生的“搭车式”活动。 因此,在课堂活动中,当老师布置小组活动后,我们会经常听到学生的下面这段对话:“老师让干什么?”“讨论问题。”“讨论什么问题?”“不知道。”“那怎么办?”小组同学面面相觑。学生只能糊里糊涂地聊着自以为是的话题,时间3分···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