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头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28例疗效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7年1期).docx

  • 0
  • 0
  • 约1.26千字
  • 约 4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方氏头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28例疗效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7年1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方氏头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28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敏陈伟清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7年第01期 【摘要】目的:观察方氏头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予体针针刺治疗,选取穴位为双侧肾俞、关元俞、腰阳关及委中、阳陵泉;治疗组28例采用方氏头皮针治疗,选取穴位为伏象冠矢点、伏象腰区、伏脏记忆(双)、信号(双)、思维。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療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42%,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慢性腰肌劳损;方氏头皮针;针灸 【中图分类号】R274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2-0117-02 Abstract: Keywords: 慢性腰肌劳损又称为腰部肌筋膜炎,其主要是运动损伤、物理因素刺激等引起腰部浅表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1],是临床功能性腰痛不适的常见病因,其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该病可随天气变化或因劳累后而反复发作。长期的慢性炎症可使肌肉纤维发生变性,日久则逐渐形成机化、粘连,甚至瘢痕形成[2-3],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临床治疗主要以物理方法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有推拿按摩、超短波、针灸、拔罐等。笔者采用方氏头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病例为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至我院就诊的56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其中对照组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为(376±112)岁,病程3~42个月,平均病程为(183±72)个月;观察组共28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为(381±108)岁,病程4~40个月,平均病程为(185±76)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关于腰肌劳损的诊断。[JP] 13纳入及排除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18~60岁之间,并除外腰椎体器质性病变如腰椎肿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并排除凝血障碍、严重器质病变等情况。 14研究方法 141对照组使用体针针灸进行治疗。取穴为双侧肾俞、关元俞、腰阳关、委中、阳陵泉。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选取环球牌03mm×30mm毫针。将针体刺入相应穴位后,实施提插捻转等手法,待其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施治1 次,疗程2周。 142治疗组采用方氏头皮针进行治疗。取穴:依照方云鹏、方本正著《方氏微型针灸》[5]的相关论述取穴:伏象冠矢点、伏象腰区、伏脏记忆(双)、信号(双)、思维。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后,选用环球牌025mm×13mm毫针,使用“飞针”手法快速进针直透骨膜。进针后,不施手法,留···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