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江苏盐城温室黄瓜新病害靶斑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20期).docx

  • 0
  • 0
  • 约2.44千字
  • 约 21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不同药剂对江苏盐城温室黄瓜新病害靶斑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20期).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不同药剂对江苏盐城温室黄瓜新病害靶斑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作者:徐达勋 李卫星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20期 摘要:为了筛选出防效较好的药剂,给生产上防治黄瓜靶斑病提供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采用离体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3种不同的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病原菌的离体抑制试验以及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发现,黄瓜产量与药剂的防效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3种不同的单一杀菌剂中以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500倍液防控黄瓜靶斑病效果最佳,最高防效达到87%,其对棒孢菌的生长抑制也是最强;其次是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和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三者以1 ∶3 ∶1的比例混配后对黄瓜靶斑病病原菌生长抑制效果最好,病害防控效果最高;3种药剂对黄瓜植株的生长发育及果实的商品性均没有明显影响,即药剂的安全性良好。所以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适当喷施安全性好的药剂是避免经济损失的一种良好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黄瓜靶斑病;病原菌生长抑制;田间防效;离体试验;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436.42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20-0138-04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蔬菜的种植方式也逐渐向设施方向发展。设施农业有很多优势,例如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种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然而在我国很多地方由于设施农业技术和设备不够发达,无法完全摆脱传统自然条件的束缚,如控制光照、温度等,在很多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生各种病害[1]。黄瓜作为普遍且重要的蔬菜,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其中保护地栽培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在黄瓜的设施栽培中,靶斑病(俗称“黄点子病”)日趋严重,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全国近20个省(市、区)已有靶斑病发生危害的报道,已成为黄瓜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黄瓜靶斑病名称来源于其主要的发病症状,即在病斑的中间部位有1个浅色的靶心[2-3]。黄瓜靶斑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棒孢菌,这是半知菌亚门的一种真菌[4],这种真菌喜欢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所以多发生在黄瓜生物量大的结瓜盛期,直接侵染黄瓜叶片,一旦条件适宜该病原菌会大量繁殖,成功定殖到黄瓜叶片后便迅速大量产孢,一般在5~7 d便会全面侵染大棚内所有黄瓜植株,发生速度很快,田间发病率一般为10%~25%,严重时可达70%以上,大量叶片坏死、脱落,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黄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5-7]。要防控靶斑病就要杀灭棚中的病菌孢子,防治措施就是种植前清园灭残,利用熏蒸剂熏棚灭菌;选育优良的抗性品种;适时轮作,2~3年就要轮换其他科的作物种植,让病原菌失去寄主;加强条件管理,适时通风换气、控水排湿;化学治疗,喷施已批准的安全杀菌剂。要很好地防控发病,所有措施应相互配合,但很多地方设施农业条件有限,所以目前黄瓜靶斑病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简称FAO)统计,包括农药在内的化学物质对20世纪至今的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20%。 目前国内针对黄瓜靶斑病已批准登记的药剂主要有35%氟菌·戊唑醇、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拜耳公司)、12%苯甲·氟酰胺(巴斯夫欧洲公司)、35%苯甲·咪鲜胺(青岛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苯甲·嘧菌酯(山东亿嘉农化有限公司)、荧光假单胞杆菌(山东海利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由于靶斑病会由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发生,当黄瓜靶斑病发生较重时普通药剂效果不显著,所以菌剂混配或选择广谱杀菌剂与特效药联合使用是最佳选择。 无论选擇哪种药剂,农民希望病害得到控制的同时必须不影响黄瓜本身的生长及经济效益。本研究选用防治黄瓜靶斑病的特效药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广谱杀菌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菌体和田间药效联合试验,筛选出防效较好且对黄瓜安全的药剂,或者合理有效的混配方案,为生产上防治黄瓜靶斑病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黄瓜品种为津优三号(由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培育)。 供试菌种:黄瓜靶斑病菌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从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园艺实习场的黄瓜靶斑病发病植株上采集病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方法分离纯化菌株[8],用柯赫氏法则回接鉴定,所得纯培养物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斜面上4 ℃保存。 供试药剂: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青岛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拜耳公司);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500倍液(A)、43%氟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