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解决问题的身躯“胖”起来-《江苏教育》(2008年8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让解决问题的身躯“胖”起来-《江苏教育》(2008年8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让解决问题的身躯“胖”起来 作者:朱荣武 来源:《江苏教育》2008年第08期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一直是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所谓“问题解决”就是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中,经历知识发展的全过程,通过亲身参与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发展数学思考和应用意识。在此背景下,新课程将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做了深刻彻底的改革,将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写进了《标准》,将其内容整合渗透到了多个学习领域。新的学习观告诉我们:“问题解决的目的不仅仅针对需要学生掌握的数学概念、知识与技能性知识,问题解决还是一种有效的、能够促进理解和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方式。”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明确提出:问题解决不仅是学习数学的一个目标,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师应当把问题解决当作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可见解决问题的教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既是一个学习发展的平台,也是一种意义建构的方式。教学应当围绕其育人功能的实现而拒绝肤浅和功利化。 着眼于解决问题教学育人功能的实现,立足其教学过程的开展,笔者有了如下几点思考。 收集信息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吗? 在许多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以“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之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信息,将此当作教学活动的开始,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运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但很多情况下,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的活动是机械的、表面化的。学生往往只关注情境中的数字信息,而对隐藏的重要信息则没有发现的意识,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没有清晰明确的思路。 造成学生收集信息活动机械肤浅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少对情境内容的理解,纯粹的数学信息寻找过程取代了对问题理解的情感参与过程。新课程下解决问题的情境呈现方式多样,大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情境内容本身具有生活味、情节性、逻辑性,蕴含着普遍的事理(基···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