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贫困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30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医学院校贫困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30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医学院校贫困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 作者:许学华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30期 主观幸福感(SWB)是指“个体对其生活的整体评估,包括情感和认知2个方面”,是个体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1]。Diener等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3个成分。生活满意度是对生活的整体认知评价,积极情感是指合群、乐观、自尊、愉快等,消极情感则与此相反[2]。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的研究,人格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3]。目前,国内关于医学院校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较少。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大多为5年制,学费相对于农业、师范类学校也较高,这使得医学院校的贫困生承受着更大的经济压力。家庭经济上的贫困有可能对贫困生的人格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本研究试图以医学院校的贫困生为研究对象,探究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为增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山西省长治医学院1~5年级贫困生数据库中随机抽取440人,确定贫困大学生的标准为月生活费低于200元,并有生源所在地政府出示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为进行对比研究,另选取长治医学院1~5年级非贫困生480人。共发放问卷920份,剔除无效问卷25份,有效被试为895人。其中贫困生423人,非贫困生472人;男生419人,女生476人。 1.2 方法 1)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国际大学调查》量表进行施测。《艾森克人格问卷》由龚耀先修订[4],包括3个分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即神经质(N)、内外向(E)、精神质(P)和掩饰性(L)量表,共88道条目。本研究的E、N、P、L四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9、0.75、0.63和0.64。《国际大学调查》量表由Diener等人编制[5],包括总体···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