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微粒运动实验装置的新设计-《化学教学》(2021年2期).docx

  • 0
  • 0
  • 约1.51千字
  • 约 17页
  • 2023-06-10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探究微粒运动实验装置的新设计-《化学教学》(2021年2期).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探究微粒运动实验装置的新设计 作者:谢丹敏 来源:《化学教学》2021年第02期 摘要: 针对现行教科书中“探究微粒运动”实验存在可视性差、有污染等问题,在查阅并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自制探究微粒运动实验玻璃仪器、带夹橡皮塞以及一次性医用注射器等器材,设计一套简约、可视、全封闭一体化实验装置。该装置增补了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影响的对比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成功率高。 关键词: 微粒运动; 实验装置; 实验改进; 实验探究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1)02-0056-04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问题提出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探究微粒运动实验”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后从宏观物质过渡到微观粒子的学习,了解宏观和微观联系的第一个实验,对于帮助学生走进微观世界,形成微粒观,落实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该实验的教学价值不言而喻。现行义务教育教科书[1,2]中为了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编写过程中均采用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提供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内容[3]如下: “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溶液, 让每个同学都看到溶液是无色的。向烧杯B中加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可以发现烧杯A中的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发现以下不足: (1) 整个授课过程中,装置不便移动,可视性较差,限制了课堂演示的效果。 (2) 装置并不是封闭体系,从大烧杯口逸出的氨气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造成了环境污染。 (3) 实验结束后,还有一些氨气残留在装置中,且较难处理。 (4) 实验说明了微粒的运动性,但却无法说明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及具体关系。 2 已有研究概述 通过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微粒运动”等关键词进行 检索,得到若干篇相关文献。仔细研读发现,一线教师虽然对该实验做了一些改进和创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2.1 利用生活废弃物改进实验 “探究微粒运动实验的新设计”一文[4](如图2所示)存在的问题有: (1)日光灯玻璃管的处理比较麻烦,管内的荧光粉易进入呼吸道,损害人体健康;(2)实验前的准备和操作步骤较繁琐;(3)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氨气逸出,会造成环境污染。 2.2 利用常规实验仪器改进实验 “微粒运动实验的新设计”一文[5](如图3所示)存在的问题有: (1)装置不密封,实验操作过程中仍然有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逸出,会污染环境;(2)无法说明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影响的具体关系。 2.3 利用自制教具改进实验 “封闭U型管在对比实验中的应用”一文[6](如图4所示)存在的问题有: (1)实验开始滴加浓氨水的过程中,氨水挥发,有氨气逸出,存在环境污染;(2)不能将氨水同时滴入橡皮塞小孔内,无法很好地控制变量。 3 微粒运动实验装置设计 3.1 设计理念 根据探究微粒运动实验的特点,立足于实验的简约化、绿色化、可视化、一体化,努力做到保证实验的可操作性、严密性、科学性、安全性。演示探究微粒运動实验时,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使酚酞滤纸条变色,说明微粒的运动性;等量氨水在不同温度的冷热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速率快慢不等,使酚酞滤纸条变色的长短不同,说明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影响的具体关系;实验完毕,残留的多余氨气及氨水可以用稀硫酸来吸收。自制探究微粒运动实验装置和常规实验仪器通过精巧的设计和组合,最终实现氨气的产生、探究微粒···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