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春温”医案100例.doc

  1. 1、本文档共2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春温”医案100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春温医案100例,以供大家参详。 1 某右。 初诊:先寒后热咳呛,是春温肺疾。 风为阳邪,温渐化热,客气着人即曰时气。 怀妊九月,足少阴肾脉养胎,上气热气,肺痹喘急,消渴满闷,便溺不爽,皆肺与大肠为表里之现症。 议以清肺之急,润肺之燥,俾胎得凉则安,去病身安,自为不补之补,古人先治其实者邪也。 泡淡黄芩 知母 鲜生地 花粉 阿胶 天冬 二诊:喘热减半,四肝微冷,腹中不和,胎气有上冲之虑。 昨进清润之方,漐漐有汗,可见辛燥耗血便是助热,今烦渴既止,问初病由悲衰惊恐之伤,养肝阴滋肾液,稳保胎元,病体可调。 复脉去桂、姜、枣,加天冬、知母、子芩。 曹南笙 2 关寅伯赞府家某厨,患春温,渠主人颖庵治之弗瘳,为速孟英诊焉。 脉来弦软而寸数,舌绛苔黑而神昏,谵渴溺红,胸腹拒按,是双传证也。夫顺传者宜通其胃,逆传者宜清其营,治法不容紊也。 然气血流通,经络贯串,邪之所凑,随处可传,其合其分.莫从界限,故临证者宜审病机而施活变,弗执死法以困生人。 此证属双传,即当双解。 予凉膈散加犀角、菖蒲、元参,下之果愈。 王孟英 3 南乡梅某,望七之年,素来康健,微热咳嗽,患有数朝,时逢农事方兴,犹是勤耕绿野,加冒春雨,则发热忽炽,咳嗽频频,口渴不甚引饮,身痛便泻。 有谓春温时感,有言漏底伤寒,所进之方,佥未应手。 延丰诊治,按其脉,濡数之形,舌苔黄而且腻,前恙未除,尤加胸 闷溺赤,此系风温夹湿之证,上宜清畅其肺,中宜温化其脾,以辛凉解表法,去蒌壳,加葛根、苍术、神曲、陈皮治之。 服二剂,身痛已除,便泻亦止,惟发热咳嗽,口渴喜凉,似乎客湿已解,温热未清,当步原章,除去苍术、神曲,加入绍贝、蒌根、芦根、甘草。 迭进三剂,则咳嗽渐疏,身热退净。复诊数次,诸恙若失矣。 云岫孙某,平素清癯,吸烟弱质,患咳嗽热渴,计半月矣。 前医皆以为阴虚肺损,所服之药,非地、味、阿胶,即沙参、款、麦,愈治愈剧,始来求治于丰,按其脉,搏大有力,重取滑数,舌绛苔黄,热渴咳嗽,此明是风温之邪,盘踞肺胃。 前方尽是滋腻,益使气机闭塞,致邪不能达解,当畅其肺,清其胃,用辛凉解表法,加芦根、花粉治之。 服二剂,胸次略宽,咳亦畅快,气分似茯稍开,复诊其脉稍缓,但沉分依然,舌苔化燥而灰,身热如火,口渴不 寐,此温邪之势未衰,津液被其所劫也。 姑守旧法,减去薄荷,加入石膏、知母。 服至第三剂,则肌肤微微汗润,体热退清,舌上津回,脉转缓怠,继以调补,日渐而安。 里人范某,患风温时病,药石杂投,久延未愈。 请丰诊视,视其形容憔悴,舌苔尖白根黄,脉来左弱右强,发热缠绵不已,咳嗽勤甚,痰中偶有鲜血,此乃赋禀素亏,风温时气未罄,久化为火,刑金劫络,理当先治其标,缓治其本,逐以银翘散,去荆芥、桔、豉,加川贝、兜、蝉,此虽治标,实不碍本,倘见血治血,难免不入虚途。 病者信补不服,复请原医,仍用滋阴凉血补肺之方,另服人参、燕窝。不知温邪得补,益不能解,日累日深,竟成不起。 呜呼!医不明标本缓急,误人性命,固所不免矣。 雷丰 4 孙元素妇,春温后,经水适至,余热不退,口渴,胸胁痛,耳聋,脉左弦数,右滑大而数。 用小柴胡加石膏、知母、桔梗、枳壳、栝蒌、半夏曲服之,热渴如故。 改用柴胡二钱,人参、甘草、天花粉、黄芩各七分,白芍、红花、当归、丹皮、知母各八分,调理而瘳。 孙一奎 5 某。 风邪内郁肺胃,遂成春温。 旬日热盛,其咳不爽,气急烦躁,胸腹痞痛,鼻衄,幼孩当此,势非轻浅。 豆卷三钱丹皮一钱半前胡一钱炙桑皮二钱葛根一钱半杏仁打,三钱枳壳一钱车前子三钱半夏二钱防风一钱茯神三钱茅根四钱姜汁炒竹茹二钱 费伯雄 6 殷男。 体温39.9℃,脉数(124次/分),此春温症之重者也。病甫六日,精神殊觉困顿,舌光红起刺。 两日之中,冀其速解,不解则缠绵时日矣。 鲜生地24克知母9克玄参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青蒿9克天花粉12克车前子12克,包郁克3克鲜石菖蒲6克 二诊:其热一如昨日,夜间两颧发赤,舌红起刺,咳不甚剧而痰多,神志迷蒙,邪陷心包。 心包者,实指中枢神经也。 南沙参9克鲜生地24克带心麦冬9克带心连翘12克桑白皮12克陈胆星3克远志6克白茅根30克紫雪丹1.2克,每四小时服0.3 章成之 7 先寒后热,是属伏邪。体质阴弱,未宜发表。 伏邪者乘虚伏于里也,当从里越之。春温篇中有黄芩汤可用。 黄芩汤 叶天士 8 东门鞠上玉室初产患恶露不行,胸腹饱胀,其脉数大而疾,上兼鼻衄。余用当归二两煎汤,冲热童便与服,稍稍安稳,但恶露止有点滴耳。更医用炮姜等温通套剂,遂至胸腹增胀,恶露点滴不下。 有欲依产后春温春例,大进苦寒之品。 余日又非稳治,坚用归、地、丹、芍等凉血和血之剂十余日,恶露大行而全愈。 凡产后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当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