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偏瘫的康复治疗.pptx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脑血管意外偏瘫的康复治疗 第一页,共五十七页。 一.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CVA):  又称脑卒中或中风(stroke), 是一组起病急、血管源性、引起持 续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第二页,共五十七页。 中风按病理诊断分: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三大类。脑梗死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s,TIA),脑血栓(cerebral thrombosis),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腔隙性梗死(lacunar stroke)。第三页,共五十七页。 本病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脑受损症状的局灶性。 二.起病急骤。 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意 识、运动、知觉、认知、语言、 精神情绪方面。 第四页,共五十七页。 易发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心脏病 血液流变学异常 血液病 糖尿病 不良饮食习惯等第五页,共五十七页。 偏瘫(hemiplegia): 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名称而是个综 合征。依脑损伤的部位,临床上可 以表现为双侧瘫或单瘫。 高级中枢损伤所引起的瘫痪与 外周神经和脊髓前角细胞损伤引起 的瘫痪有着本质的区别。第六页,共五十七页。 二.偏瘫的评价1. 偏瘫的痉挛模式1)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是指若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 收缩时,可以诱发其他部位的肌 肉收缩。第七页,共五十七页。 联合运动(associated movement): 不是联合反应,是正常人两侧肢体 的完全相同的运动,即一侧肢体的 活动加强了对侧,肢体相同的活动, 是伴随随意运动的、自动的姿势调 整。第八页,共五十七页。 2)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 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随意运动。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那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第九页,共五十七页。 3)? 紧张性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TLR) 颈紧张性反射(TNR) 紧张性腰反射(TWR) 阳性支撑反射(PSR) 对侧伸肌反射 及抓握反射(grasp reflex)第十页,共五十七页。 4)异常肌张力: 肌张力在临床上是以被动运动肌体的某部分时所感受到的抗阻力量来表示的。 痉挛表现为肌群肌张力增高、协调异常的特定模式,并不是某块肌肉的肌张力增高所致。是肌肉牵张反射控制紊乱所致。第十一页,共五十七页。 典型的痉挛模式: 上肢表现为典型的屈肌模式(或称屈肌优势) 下肢表现为典型的伸肌模式(或称伸肌优势)第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脑血管病偏瘫的痉挛模式头部:头部旋转,向患侧屈曲使面朝向健侧上肢: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肘 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后(某些病例前臂旋前)腕关 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 手指屈曲、内收 拇指屈曲内收躯干:向患侧侧屈并后旋下肢:患侧骨盆旋后、上提 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足跖屈、内翻 足跖屈曲、内收(偶有大趾伸展表现出明显的 Babinski征者) 第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2.偏瘫的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1)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本质: CVA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使运动系统失去其高位中枢的控制,从而原始的、被抑制的、皮层以下中枢的运动反射释放、引起运动模式异常。 第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2)偏瘫恢复的过程:Brunnstrom 提出偏瘫恢复六阶段的理论, 阶段Ⅰ 驰缓期 阶段Ⅱ 痉挛期 阶段Ⅲ 联带运动期 阶段Ⅳ 部分分离运动期 阶段Ⅴ 分离运动期 阶段Ⅵ 运动大致正常。 第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偏瘫运动功能障碍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本质不同。1 2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