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污水处理(250吨每天)设计方案.docx

餐厨污水处理(250吨每天)设计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 餐厨污水处理 (250m3/d) 设计方案 1 概述 该污水主要来自餐厨污水及生活污水,污水经处理之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后排放。本公司本着保证处理效果,最大限度地考虑投资效益和处理成本的原则,提交以下污水处理方案,本方案主体处理设施以设备结构为主,本方案供有关领导、技术人员、环保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查和参考。 2 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2.1 设计依据 (1) 甲方提供的污水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 (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3)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4)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5)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6) 《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 (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0)《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2932-1999) (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2.2 设计原则 2.2.1 设计思路 在该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中,本着技术先进适用、工艺措施针对性强、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易开易停,一次性投资与日常运行费用综合最省、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地占用面积及最大限度的使用原有的处理设施的原则;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同类污水处理技术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相同工程的实际经验,本项目拟采用“格栅+化粪池+隔油池+调节池+气浮机+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消毒池”工艺进行污水处理。在实际的每一阶段,均进行了充分的多方案比较,得出最优化的工艺。 2.2.2 设计原则 (1)从客户角度出发,密切联系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采用成熟的工艺技术,保证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3)在保证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设投资; (4)努力作到全系统操作简单,便于管理,最大限度减少运行费用; (5)优化工程结构,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6)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标准和规范。 2.3 设计范围 本方案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工程的全部处理工艺设计,包括设备选型、安装工程等直接工程和本工程的设计、调试、培训等间接工程;但不包括处理工程土建施工、外部供电、引水、排水和绿化、道路等辅助工程,也暂不考虑污水处理站的通讯、交通运输和供配电、供热、采暖等辅助工程。 3 设计水质水量 3.1 设计处理规模 本项目主要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虑到后期余量,设计处理水量为250m3/d,以运行20个小时计算,即12.5m3/h。 3.2 设计进水水质、出水水质 按甲方要求,设计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 序号 项目 进水 1 COD ≤4500 2 动植物油 ≤368 3 PH 5.23 4 SS ≤1240 5 氨氮 ≤33.8 6 总磷 ≤4.16 7 总氮 ≤77.8 8 电导率 ≤716 序号 项目 出水 1 COD ≤500 2 动植物油 ≤100 3 PH 6-9 4 SS ≤400 5 氨氮 6 总磷 7 总氮 8 电导率 4 工艺选择及说明 4.1 工艺选择 项目总体工艺流程如下: (红色括号框内为我公司负责的主要内容) 4.2 工艺技术特点 预处理单元。由化粪池、格栅、隔油池和调节池组成。通过格栅隔除较大的悬浮物。采用调节池来调节污水的水量、水质。隔油池可去除大量动植物油。 隔油池为“六级”无动力自动油水分离装置,除油率达 95%以上。当含油 污水流入第一级和第二级时,通过过滤网将污水中的菜叶、饭渣等杂物彻底截 流;然后进入第三级折流,进入第四级,通过特殊聚油装置形成紊流,利用水 流的动能,连续碰撞,油珠由小变大,由于油的比重小于水,油逐渐浮出水面, 使不同比重的油实现分流和分层,并进入集油槽;分离后的水经第五级再次折 流进入第六级后,利用密度差使废水中的悬浮油继续分离;最后分离后的污水 从集水槽流出,再经出水管收集排出。水中的油珠沿斜管的上表面集聚向上流 动,浮在隔油池的槽内,通过集油管汇集排出或人工排除 溶气式气浮机对于处理后部分清水(设计指标为20-30%,通常采用30%),经气浮循环工作泵,加压进水溶气罐中与空气进行混合,空气溶解到水中,这时的溶气效率达到80%以上;溶气罐中的空气由液位自控仪控制空压机,自动补充到溶气罐中;溶气罐出来的溶气水,此时溶气罐的压力为0.3~0.4MPa,经过释放器,使溶气水压

文档评论(0)

给水排水工程师持证人

环境工程、污水处理、规划等项目咨询、设计、方案编制、技术支撑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19日上传了给水排水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