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技术要点解读20189.pdf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技术要点解读20189.pdf

  1.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专题讲座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潘俊锋 研究员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编写专家组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单位简介 • 1957年建所,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在上市 公司名称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 “煤炭工业矿山压力情报中心站冲击地压分站” • “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 • “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 • “煤炭工业开采信息中心站” • “煤炭开采矿压与岩层控制工程中心”等专业学术机构挂靠 单位。 • 现有核心员工293人,其中研究员69人、副研究员78人、博士 生导师15人,博士(后)38人,硕士生导师27人,硕士126人 ,事业部曾经培养出刘天泉、范维唐、康红普、王国法等中 国工程院院士。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采矿工程专业博士、 硕士学位授予点。 冲击地压研究历史与发展 • 冲击地压研究近60年,为全国最早研究单位,原煤炭部矿山压力情报中心站 冲击地压分站。 • 早在1958年起,即第二个五年计划就在门头沟矿开展了冲击地压探索研究。 • 六五期间,重点从国外引进冲击地压监测方法与技术,并开展了冲击地压机 理研究,提出了冲击地压发生的 “三准则”机理。 • 七五期间,主持起草了煤炭工业部部标准“煤层冲击倾向指数测定方法”, 并在国际范围首次研制了KS系列膨胀枕式应力传感器。 • 八五期间首次尝试将地震波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 九五期间,提出了冲击地压发生的 “三因素”机理。起草了煤岩冲击倾向性 测定方法的两部煤炭行业标准。提出了冲击地压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 • 十五期间,开发了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的数量化理论法。 • 十一五期间对原两项行业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开发了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的动态权重法。引进波兰ARAMIS微震等监测系统。开发了KJ21A冲击地压应 力在线监测系统。 • 十二五为快速发展时期,从冲击地压物理过程剖析出发,对机理、类型、评 价、监测与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冲击地压的 “冲击启动理论”并开 发形成了集团队建设,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产品销售,工程治理“五位一 体”的煤矿冲击地压理论与科学防治成套技术体系,年产值突破9000万元。 个人简介 潘俊锋,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中国煤炭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防治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 规定》、 《陕西省冲击地压防治十条规定》、国家标准等主要起草人。 • 荣誉称号: • (1)2012年10月,作者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 (2 )2013年12月,作者获“中国煤炭工业 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 • (3 )2014年9月,作者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青年科技奖” 。 • (4 )2016年12月,作者获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全国煤矿建功立业优秀大学毕业 生”荣誉称号。 • 社会兼职: • (1)2013年7月,获聘第七届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委 员。 • (2 )2015年5月,入选国家科技专家库。 • (3 )2015年7月起,被淄博矿业集团高家堡煤矿聘为冲击地压防治高级顾问。 • (4 )2016年11月,获聘第五届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 • (5 )2017年5月,获聘第一届 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动力灾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副 主任委员。 一 细则出台背景 二 细则制订过程 三 细则各条目应用要点 四 细则重点条目归类总结 五 结 语 6 一

文档评论(0)

欧阳总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