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排比:如何写得魅力四射+慢慢成长-2022年中考考前作文指导与押题练习.docx

(06)排比:如何写得魅力四射+慢慢成长-2022年中考考前作文指导与押题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排比:怎样写得魅力四射+慢慢成长 【经验之谈】 写排比句:如何像别人家那样魅力四射 排比句能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气势,增添文采。如何写出魅力四射的排比句?其中还是有“法”可依的。 1.假设法 即用假设推理的方式组成相对整齐的排比句。例如: 如果大海不放弃汹涌澎湃,就不会有退潮时的宁静;如果蓝天不放弃太阳的光辉,就不会有星光点缀下的苍穹;如果人生不放弃那些美好的回忆,就不会有新的追求、新的希冀;如果生活不放弃充满阳光的坦途,就不会有酸甜苦辣的回味。 这段文字用假设推理的方式组成排比句,阐释了要善于“放弃”的道理,既体现了语言的灵动,也体现了论据的丰富。 2.引用法 引用名言、诗词等构成排比句,既能丰富文章内容,又能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迷人的灵动风采。例如: 书,韵味无穷。在书中,我同李煜一起无言登上西楼,品味“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体会“心远地自偏”的超然意境;和李清照一起在藕花深处争渡,共享“绿肥红瘦”的乐趣;和陆游一起聆听风雨声,体会“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戎马生活。 文段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写出了读书的好处。 3.设问法 通过连续的设问形成排比结构,在一次次的问答中,层层深入,形成文势。例如: 是为了领略西北的风情吗?不是,金光闪闪的戈壁和悠久底蕴的敦煌,那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是为了逃离所谓城市的“喧嚣”吗?不是,其实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也深深喜爱着城市五彩的路灯和现代化的学校。是为了追求父辈走过的路,显得伟大吗?不是。试想父母怎会让唯一的女儿再去吃那份苦,受那份罪?他们深知女儿的肩膀还很弱小。那又是为什么呢? 三个设问,三个有力的回答从不同层面阐述了关于人生追求的看法,设问使文章有了含蓄美,排比句使文章又具有了形式美。 4.转折法 即用转折关系的语句构成语段,以退为进,从而收到突出后句,深化主题的效果。例如: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拥有蓝天。 5.条件法 即利用条件关系句式组织语段,利用严密的逻辑关系强化主题的方式,构成相对整齐的句子。例如: 面对小池,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对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是浩瀚,什么是博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感受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人生起伏,什么是潮起潮落…… 6.因果法 即利用因果关系句式组成排比语段,它包括前果后因和前因后果两种句式。例如: ①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鲜活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传唱下去。(前因后果) ②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们增长了你的见识;感恩遗弃你的人,因为他们教会了你自立;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们增长了你的智慧;感恩养育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前果后因) 7.对比法 即用对比形式构成排比语段,正反鲜明,从而收到突出文意,强化主题的效果。例如: 有所拒绝,才能有所追求。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张扬;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拒绝诱惑,是为了追求道德的完美;拒绝随波逐流,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拒绝同流合污,是为了追求高风亮节的品质…… 8.比喻法 即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蕴,从而构成排比语段。例如: 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那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千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押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排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树,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排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他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白杨为什么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题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努力着,努力着,从不放弃…… “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那些自以为愚笨的孩子,请好好记住这句话,它一定会照亮你人生的方向。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拟题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构思导引 这道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内涵是浅显的,审题上应该没有太大的障碍。立意时我们可以沿着“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一句的指向思考:①什么是真正珍贵的东西?②为什么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的?③成长需要哪些条件?材料中的“努力”“不放弃”等词语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