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相关临床操作.pptx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附件粘结;一、附件种类:;二、附件作用:;1、对牙齿进行正轴时;2、拔牙区的邻牙上,辅助牙齿整体移动; 3、其它需要较长距离整体移动牙齿的情况;4、辅助纠正扭转:粘在被扭转牙上,必要时唇舌侧可同时粘附件;5、辅助压低:;切牙压低效果模拟;椭圆形附件的使用;附件粘结技巧:;(1)固位附件可选择性粘接 (2)尚未移动的牙齿,其附件可暂不粘接 ;3、选择性磨除附件;例如: ;5、及时修复缺损和脱落的附件;邻面去釉; 邻面去釉(InterProximal Reduction,IPR) : 以前又称减径、片??;是指在牙齿邻接部位去除 牙釉质的一项临床操作,是正畸治疗中获取间隙、 解除拥挤的方法之一。 ;适应证;适合邻面去釉的牙体形态;邻面去釉的技巧;1、控制好去釉的量 (2)总量控制 根据去釉总量合理设计去釉牙位,必要时做模型排牙试验,准确测量去釉量,避免造成间隙剩余。;过度去釉;1、控制好去釉的量 (3)保守去釉 越接近矫治完成,去釉越要谨慎。 (4)精确测量 使用精确的工具测量间隙 ;间隙测量尺;间隙测量尺的使用;2、选择去釉的牙位 (1)制取硅橡胶模型前去釉要选择邻接关系 正常的牙位。;去釉部位;去釉部位;2、选择去釉的牙位 (1)制取硅橡胶模型前去釉要选择邻接关系正常的牙位。 (2)邻接关系异常的部位不要勉强去釉。;扭转牙过早去釉;2、选择去釉的牙位 (1)制取硅橡胶模型前去釉要选择邻接关系 正常的牙位。 (2)邻接关系异常的部位不要勉强去釉。 (3)通过全景片、牙片等观察釉质厚度和齿 槽嵴高度。;;适宜去釉牙位;邻接特点: 1、邻接面大 2、牙根间距过小 3、牙槽嵴顶与邻接区龈方构成的三角间隙小;2、选择去釉的牙位 (1)制取硅橡胶模型前去釉要选择邻接关系正常的牙位。 (2)邻接关系异常的部位不要勉强去釉。 (3)通过全景片、牙片等观察釉质厚度和齿槽嵴高度。 (4)用牙线感触邻接关系是否有邻接点存在。如果没有邻接,应用间隙测量尺测量出已有的间隙。去釉后的间隙应减去已有间隙,才是实际增加的去釉量。 ;3、掌握矫治中去釉的时机:参考邻面去釉图 ;矫治前;提示:在戴第二副矫治器前下前牙间需邻面去釉;模拟矫治设计;模拟矫治设计;矫治前;矫治前;4、选择合适的工具—用专业的器械来实施去釉;邻面去釉专用车针 — 后牙去釉车针的使用 ;邻面去釉专用车针 — 切牙去釉车针的使用;邻面去釉的临床操作—高速车针;正确的去釉方式示意图 ;错误的去釉方式 导致错误的邻接关系;错误的去釉方式导致的牙齿形态不佳;邻面去釉的临床操作—慢速金钢砂片;邻面去釉的临床操作—手用金钢砂条;邻面去釉后牙面抛光;涂氟化物凝胶防龋;照片拍摄;一、照相器材的选择;相机的选择;专业微距镜头和闪光系统;口内照片常用的辅助工具;二、照片的拍摄;拍摄的基本要求;正面面像;1)患者直立或坐立,两眼平视,颏部与地面平行; 2)牙齿自然咬合在牙尖交错位,唇自然放松; 3)鼻部在画面水平向中央颏部接近下边缘,颈部在边缘; 4)相机正对着患者,与牙合面平行 5)照片应包括肩上部到头顶 ;1)患者站立或坐立,两眼平视,颏部与地面平行; 2)指导患者在牙尖交错咬合状态下自然充分微笑; 3)鼻部在画面水平向中央,颏部接近下边缘; 4)相机正对患者,与牙合平面平行; 5)照片应包括颈部到头顶。;口内像的拍摄;口内正位像的构图;患者处于一个舒适的高度; 用大头开口器向侧前方(不是向后)拉开口颊 合平面与地面平行,并位于画面垂直向中央; 牙尖交错咬合,舌后置; 在患者正前方(正后方),镜头与中线垂直,以前牙对焦,并有足够的景深; 尽可能也拍到磨牙颊侧面。;患者直坐(平躺)在椅位上,头尽量偏左(或右)。用两个侧方拉钩拉开口颊。 牙合平面位于画面中央; 牙尖交错合,舌后置; 尽量把被拍侧颊部向侧方牵,对侧拉钩位于中线; 镜头与牙列侧方垂直; 画面中应看到磨牙和尖牙关系 ;患者平躺,颏部向下斜。 用侧方开口器,将上唇向上、侧、前方牵引。 把反光板放入口内,纳入全部牙列(至少包括第二磨牙); 舌头位于反光板下面,反光板向下直到碰到下切牙。如果反光板放置正确,应该能看到上颌切牙的腭侧面; 反光板边缘和嘴唇在画面内尽量少。鼻子和反射的牙齿也应在画面之外; 尽量包括更多的牙齿,照片至少包括中切牙唇侧前1~2mm和第二磨牙近中; 镜头与反光板呈约45°。;椅位和患者头部尽量斜向后; 用侧方开口器,口唇向下、侧、前方牵引; 反光板放入口内,舌向上,置于反光板后; 向上倾斜反光板,直到碰到上切牙。如果反光板放置正确,应该能看到下切牙的舌侧面; 反光板边缘和嘴唇在画面内尽量少。鼻子和反射的牙齿也应在画面之外; 画面尽量包括

文档评论(0)

资料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