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PPT课件.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语上 统编 25. 古人谈读书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熟读成诵。 2.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读懂古文的内容。(重点) 3.感悟朱熹主张的读书方法中“心到”的重要性,用以指导自己的读书学习。(难点) 人物简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 代表作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反复朗读,借助注释,和同桌互评互说句子大意。 品味三到,感悟用“心” 想一想,作者强调“心到”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课文解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翻 译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翻 译 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 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 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讨论交流 作者从反面论述“心不在此”的后果,那么,心到了,读书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心在此,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度专注,深入思考 延伸阅读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训学斋规》 你能用简单的词语概括朱熹说的这句话的意思吗? 熟读、精思 延伸阅读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童蒙须知》 这段话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合作探究 心 到 眼 到 口 到 用心思考,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 认真地去看。 多读,读熟。 最重要的是心到,只有用心去思考,收获才会大。 讨论交流 你自己有没有读书“心不到”的时候?结合实际,说说你的体会。 和同桌再说说朱熹的训导对你有什么启发。 拓展延伸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杜甫《柏学士茅屋》 关于读书的诗句 课后 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熟练背诵朱熹的读书名言,要用今天课上学到的宝贵经验指导今后自己的读书实践。相信同学们的学业都会日益精进的。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