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部编版必修上文言文文化常识强化训练题附答案.docx

2022届部编版必修上文言文文化常识强化训练题附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届部编版必修上文言文文化常识强化训练题附答案 (《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 1、下列对课文《劝学》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和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B.《荀子》现存32篇,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劝学》是其开篇之作。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如《劝学)中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黄泉”一词有两种释义,一指地下的泉水,一指人死后所住之地。在(劝学)中的解释为前者。 E.君子,先秦时是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含义。文中“君子曰”,指的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下列对课文《师说》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题,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B.《师说》中的“巫医”指古代用巫术为人治病的人。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C.“句读”是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俗称“断句”;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处为句。 D. 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称韩昌黎,卒谥文,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首。 3、下列对课文《师说》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B.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文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这六种才能。 C. 百工:指各种工匠。 D. 六艺经传的传指的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4.下列对课文《赤壁赋》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B.号,又称别号、表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C.在古代,人们常用晦、望、既望、朔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如“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5.下列对课文《赤壁赋》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法(简称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周而复始。 B.既望是农历的十六日,这是采用了月相纪日法,这种方法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其中朔指初一, 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 C.“子”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如“孔子”“孟子”,本文中的“苏子”也是尊称。 D.“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在中国古代是隐士的象征。 6.下列对课文《登泰山记》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泰山之阳”指的是泰山的南面。《愚公移山》中“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的“阴”,指的是汉水的北面。 B. 五鼓:古代无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晚七点起更,晚上7时至9时为一更,以此类推,“五鼓”相当于凌晨五点。 C.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官职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D. 行宫:皇帝外出巡行时居住的处所。 7.下列对课文《登泰山记》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桐城派,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之一,创始人为方苞、经过刘大櫆、姚鼐等人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 B.知府朱孝纯子颍,是官职、姓、名和字合称表尊称。子颍是字,中国古代男子在二十岁行成人礼(冠礼)的时候取字。一般来说,名他人称呼自己时用的。字是自称用的,也供同辈或长辈用。 C.乾隆三十九年,皇帝年号纪年法。乾隆,清高宗的年号。清朝皇帝多为一世一元(只有一个年号),后世习惯以年号称之。 D.城郭,古义之内城和外城,古代的都城大多有城郭之制,后常用城郭泛指城或城市。 8.下列对材料中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泰山,又名岱宗、东岳等。源于“泰山之力”的典故,后人转称妻父为“泰山”“岳父”,称妻母为“泰水”“岳母”。 B.同治四年,是帝王年号纪年。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提

文档评论(0)

风的絮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