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课件70张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课件70张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学习目标1.掌握逻辑规律,辨别潜藏的逻辑错误。2.理解推理规则,掌握逻辑推理的三种有效形式。3.了解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的方法,构建和完善论证。1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逻辑(logic)是一个外来词语音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逻辑谬误特指具有一定迷惑性的逻辑错误。一般指思维过程中违反形式逻辑规律的要求和逻辑规则而产生的错误。如概念的含义前后不一致,立场自相矛盾、态度模棱两可,理由站不住脚或推不出结论等。任务一 分析教材93页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任务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任务一 这些思维上的错误在逻辑学里被怎么定义的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几个概念。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 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不矛盾律:要求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排中律: 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判断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理由。请将1—9 按照这几个逻辑规律概念来归类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任务一用所学逻辑概念判断一下示例中的逻辑错误。 《 进化论》刚问世时,遭到很多嘲讽,以下两例都是对“进化论”持怀疑态度者的说辞,请思考其中的思维陷阱。 我的对手试图说服你们,我们是从那些在树上摇来荡去的黑猩猩变过来的,这真是太可笑了。 如果说我们的祖先是一只猴子,你们不觉得是耻辱吗?偷换概念 材料中的进化论反对者偷换了概念,把人和猩、猿的同祖先偷换成人是由猿猴演变来的。其表达还是一种“打稻草人”行为,即树一个本来不存在的靶子——歪曲别人的观点或臆造得来的情形,去打倒它,因为达尔文从来没说人是由猿猴演变来的;问人是否“耻辱”则是典型的诉诸情感。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任务一 古代有位国王,抓到一个反对他的人,准备处死,但又装出仁慈说:“允许你讲一句话,讲对了,我就放了你,讲错了,你受极刑。”国王的如意算盘是,无论你说什么,我都说讲错了,还是可以处决对方。最终的结果是,犯人说出了一句话,国王无可奈何,只好放了犯人。试问这个犯人说了什么?智慧故事是学习逻辑的理想材料,且有趣味性。犯人的话很简单:你不会放了我。试着推理一下:国王要么放了犯人,要么不放。如果不放,犯人就讲对了,那么按约定,国王只能放了他。也就是说不放会导致国王的自相矛盾,如果他信守承诺的话,就必须放人。这涉及逻辑中的不矛盾律,只要学生能分析出犯人取胜的逻辑,逻辑的不矛盾律、排他律、同一律等名词不一定作为学习内容。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任务一分析下列语言表达中的逻辑谬误,然后在日常表达中再找一些与之相应的例子。(1)下半年的失业率一定会降低,有很多专家都这样判断。(2)你作为江苏人,竟然是广州队的球迷,太不像话了。(3)语文课上听京剧,把语言文字丢掉,把阅读丢掉,这还是语文学习吗?(4)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你怎么能说自己的学校不好呢?逻辑错误是“诉诸权威”,权威说的话虽然更有可信度,但它的使用要有尺度,就如同“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样。辑错误是“诉诸情感或立场”,逼人站队,如果不站队就视为“背叛”。逻辑错误是“打稻草人”,句中只有“课上听京剧”这个可见事实,而批评者却凭空树起“把语言文字丢掉”“把阅读丢掉”的靶子,这种行为非常恶劣,相当于语言中的“栽赃”。比喻陷阱。比喻可以使表达生动形象,以帮助别人理解自己的话,但用于陈说道理时,喻体和本体属于不同事物,属性差别很大,自己与学校的关系也根本不是子与母的养育关系或狗与家的依附关系,不能由此及彼。依靠比喻来论证,因为它的形象性,易于被人接受,但给说理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任务一(5)从小一看,到老一半;你今天随手拿了同学的笔用,将来就会拿人家的钱包,工作了就会贪污公款,将成为国家的罪人。(6)关键时候你不帮我说话,肯定已经跟他穿一条裤子了,联合起来对付我。(7)这事情肯定是你干的,要不你说说不是你干的理由。(8)别听他的所谓建议,上次按他说的做,损失很大,他是被处分过的。(9)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逻辑错误叫逻辑滑坡,从一个现象无限延伸推理链条,把最终的可怕结果归罪于最初的现象。非敌即友,非黑即白,容易造成人群的撕裂现象。与“诉诸立场”也有相通之处。举证错误。不可以让没犯错的人自证清白,在刑罚中,这一点尤为重要。一种人身攻击,因为某人过去犯过错误,从而怀疑他后来的所有表现。以偏概全。本来应该是“有些人”如此,但在表达时,把“有些人”省略,再用“必”字,就把部分属性说成了全部属性。发现潜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