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学设计1.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望》教学设计 南充五星 敬海清 【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其诗歌风格的变化。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品读诗情。 3、背诵诗篇。 【教学重点】 细读诗歌,体味诗情。并通过诵读传达出诗情。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本诗,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扩展了解杜甫及其他相关诗歌。【教学方法】 引导讲授、诵读品析、联想想象、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初读——品读——比照赏析 一、情境导入 第一张ppt:研学大唐芙蓉园图片 说到唐朝,人们总会想起极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大唐海纳百川,直辖三百二十个州,边疆州到达八百个,人口至少有五千多万人,经济产值占世界的70%。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人民心中的“传奇之地〞。 今天,我们就随着杜甫走进一个春天的长安城,看看千年以前的长安又是怎样的景象。 第二张PPT〔课题《春望》〕 教学目标〔第三张PPT〕 三、走近作者〔第四张PPT〕 生齐读第一句,这是24岁的杜甫他的远大抱负;他的政治理想是——;安史之乱后,44岁的杜甫,他看到的是——;他仍心系天下,49岁的杜甫发出了心底的呐喊,——这就是杜甫的一生。 青年时,年少狂放,胸怀大志。 中年时运不济,命运坎坷。 暮年饥寒交迫,忧国忧民。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春望》,又能读到杜甫怎样的情怀? 初读〔第五张PPT〕 学习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 1、读准字音、节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2、看注释、明其意,请同学们继续朗读 3、读出感情,再次朗读〔展示第六张PPT〕 〔预设:破、深、溅泪 重读,惊心 轻读,害怕声音颤抖。注意抑扬顿挫。〕 〔播放第七张PPT〕 5.全班齐读,思考:你读到了什么样的杜甫?〔播放第八张PPT〕 五、品读 我们不仅要学会朗读,更要学会品析诗歌。 1、从标题中你捕捉到哪些信息?〔播放第九张PPT〕 〔诗人在春天眺望〕 2.杜甫望见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播放第十张PPT〕 〔请用诗歌中的词句答复〕 〔播放第11张PPT,找出 国,山河,草木,花,鸟〕 〔1〕“国破〞:长安沦陷,国都破碎 。国破是全诗的主题,下文都是由此派生。国家一破,万事全非。“山河在〞:山河依旧,物是人非之感。 〔2〕“城春〞“草木深〞:满目春色,以乐衬哀,草木长势茂盛。 把“深〞改成“生〞好吗? 不好。“生〞只是指草木生机勃勃,“深〞写出无人打理,突出城中已无百姓。有一种荒凉萧瑟之感。以此来反衬“国都残破不堪。〞 2.从诗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播放第12张PPT,〕 找出“溅泪〞“惊心〞〔播放第13张PPT,〕: 拟人,将花鸟赋予人的情态,花儿伤心流泪,鸟儿担忧害怕,表现诗人自己的伤心害怕。这不仅将花鸟拟人化,也传达出诗人自己的内心情感,这是一种借景抒情、移情的方式。“溅〞饱含诗人的悲愤,感情强烈。“惊〞饱含诗人敏感脆弱,胆战心惊。 过渡:昔日的长安城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那时的长安城,熙熙攘攘,赏花饮酒,热闹非凡。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那时的宫殿锦绣成堆,鳞次栉比。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那时的人民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而如今,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3.是什么原因让春天变得如此苍凉?〔播放第14张PPT,〕 预设: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都城长安沦陷。 756年,唐肃宗在灵武即位。诗人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着囚徒一样的生活。 757年,春回大地,但这时的长安城已被叛军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诗人与亲人久别,生死存亡未卜。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春望》。 烽火——战争〔借代〕 抵——家书——万金〔思念亲人〕 杜甫不仅思念自己的亲人,他更心系同样处于水深炽热中的老百姓,他关心着战乱何时休!正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 4.尾联中哪个词最能表达出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播放第15张PPT,〕 “白头〞“搔更短〞“不胜簪〞:头发白、短,苍老无比。“搔〞看到之前的景象后,在思考,沉思。诗人这年才46岁,为什么会苍老得如此之快?忧愁,思家。因为不仅思念亲人,更多是在忧愁,忧国忧民。 5.该怎么读出这种情怀呢? “搔〞语调放消沉,表现愁苦。“浑欲〞深情缓慢。齐读尾联。 合作交流 请你任选一联,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播放第16张PPT,〕 范例展示〔播放第17张PPT,〕 齐背诗歌〔〕 比照赏析〔播放第20张PPT〕 课堂检测〔播放第21张PPT〕 八、推荐阅读〔播放第22张PPT〕

文档评论(0)

专注于为中小学教师及学校提供各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文案等各方面教育资源服务,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