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提升课堂:古诗人物形象,快速提分技巧.docx

高考作文提升课堂:古诗人物形象,快速提分技巧.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提升课堂:古诗人物形象,快速提分技巧 ? ?【考情调研】 ? ?人物形象,既指诗人描写人物形象,也指抒情主人公形象。人物形象,一直是古代诗歌考查的热点,它主要涉及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的概括、人物形象心态的分析、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等。 重点 ?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 人物形象的特点,包括肖像、性格、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特点,是古代诗歌表现的重要内容,在高考试题不出现频率较高。古代诗歌受自身特点的限制,人物形象的描写笔墨集中、精炼,因此,与人物形象相关的特征、细节的描写,是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最基本的依据。 ?【调研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 ? ? ? ? ? ? ? ? ? ? ? 赠李白 ? ? ? ? ? ? ? ? ? ? ? ?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释]①天宝四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第二年,与杜甫同游齐赵。秋天,二人鲁郡相别,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②飘蓬:草本植物,秋随风飘荡。③丹砂: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延年益寿。李白好神仙之学,曾主道炼丹。⑤葛洪:东晋道士,自称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神仙丹药”大师。 ? ? ? 这首诗里的李白形象,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自我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诗作具体分析。(6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详解】 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诗里的李白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自我形象有何相同。根据诗句,分析这首诗里的李白形象:“飘蓬”,表现李白的羁旅漂泊;“未就丹砂愧葛洪”表现李白热心求道,却炼丹未成;“痛饮狂歌”“ 飞扬跋扈”,表现李白性情疏狂和不为世用的愤慨。然后,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找到此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同样是漂泊者的形象,也有求仙访道意味,梦中见到的仙境,更是求仙访道的体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则同样有狂傲之情,愤慨之意。 ??【参考答案】(1)漫游漂泊者。杜诗中以“尚飘蓬”一语概括李白漫的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向往天姥山的梦中漫游、梦醒后的别离漂泊形象是一致的。(2)寻道求仙者。杜诗以“未就丹砂愧葛洪”表现李白热心求道,喜欢炼丹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游仙境、访名山的形象相同。(3)愤世嫉俗者;杜诗以李白因怀才不遇而“痛饮狂歌”“飞扬跋扈”,表现李白性情疏狂和不为世用的愤慨,与《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傲、愤世者相同。 【知识积累】 ??????????????? ?常考古代诗歌人物形象形象类型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 ?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 ?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再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 ?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金戈铁马,转战沙场 ?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英勇的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的真实诗人形象,他热爱田园生活,安贫乐道。 (7)藐视权贵,傲岸不羁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他淡泊富贵、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8)寂寞愁苦,身世飘零 ?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描绘出一个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词人形象。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齐上心头。 (9)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诗人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此二句刻画了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 (10)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塑造了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诗人形象。 ?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或寄寓的情感 ? ? ? 人物形象的意义,主要体现为表现诗歌的主题、抒发诗人的情感、陪衬其他人物等方面;寄寓的情感,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