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精品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Megan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三首诗内容都涉及古代乡村中的儿童生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落实到本课是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课本选入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首诗,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一大块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水玉破碎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全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   课文插图分别对应《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两首诗。插图描绘了两首古诗中的主要场景,有助于学生走进情境,理解诗意。   二、学情分析   从三首诗的内容上看,三首诗都涉及古代乡村中的儿童生活,课文所描写的情景生活在乡村的学生可能有着相似的经历,生活在城里的学生也能够想象诗句描绘的情境,走进诗境,所以理解诗意并不难。但充分发挥想象,丰富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是学生完成的难点。   从语文要素看,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五年级的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运用结合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理解理解诗意。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还能够通过展开想象走进诗境,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能力弱一些的学生,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与带动。   三、教学目标   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四、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生字,学习第一首古诗,总结学习方法,运用方法自主学习第二首古诗。   第二课时:小组合作学习第三首古诗,拓展学习两首古诗,整合比较,提升认识。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自主学习生字,学习第一首古诗,总结学习方法,运用方法自主学习第二首古诗。   一、了解教材概况,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一)了解教材概况   教师引导:同学们,打开书看看目录,说说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二)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开始第一单元的学习,请你翻到单元导语页,从这一页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了解五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三)看图猜诗,激趣导入   1.看图猜诗   教师引导:看到画面,你能猜出是哪首古诗吗?   2.学生背古诗或读古诗。   教师引导:能试着背一背这首诗吗?如果不会背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小儿垂钓》《池上》)   3.发现共性   (1)教师引导:读完了这两首诗,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2)师生交流,发现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古代儿童生活 的,都充满童趣。   4.导入新课 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可多了,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古诗三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积累过的古诗,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四)学习《四时 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1.理解题目。   (1)教师引导: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自己试着说说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2)师生交流,明确题目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是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景物 和生活的诗。   2.读准诗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教师引导:这首诗中描写的乡村生活是怎样的呢? 自己出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教师重点提示:“供”是多音字,在“童孙未解

文档评论(0)

弹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2114224000010
认证主体谭**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