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盼(公开课)优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盼” 1.如何理解“盼”的意思? 课文第二部分主要写了“盼穿雨衣”。快速浏览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并同桌交流。 有了雨衣,盼( ) 放学下雨,盼( ) 不能外出,盼( ) 好好说 有了雨衣,盼下雨。因为_______,我就能________。 放学下雨,盼出门。因为_______,我就能________。 不能外出,盼雨停。因为_______,我就能________。 雨下了,雨衣穿上了吗? 分角色朗读5-15自然段: 付玉婷:蕾蕾的语言 熊宇欣:妈妈的语言 其余同学:提示语 这段话(5-15)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下起雨来,但无法出门。无法出门就不能…… 无法出门,我就盼……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盼雨停 请自学16—17自然段。思考: 1.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来写“盼”的?请用不同符号勾画出来,并在书上批注。 2.这些描写突出了我的什么心理? 全文共有几处写了雨景,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心理? 学以致用 思考:课后练习一。 1.欣赏歌曲:《映山红》 2. 《随课微写》P65 请就上面3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还可以结合环境描写,紧紧围绕“盼”这个中心写一段话。 第三课时 (1)开始盼变天。 (2)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 (3)盼到雨继续下,终于如愿以偿。 总结 课文围绕着“盼”,写了哪几件事? (课后第一题) 蕾蕾是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她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想象和憧憬。 学完了课文,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阅读完这篇课文,你在写作特点上受到什么启示? 作者通过对蕾蕾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蕾蕾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 语言浅显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情节有趣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蕾蕾的心情和作者匠心独运的表达方法。 结构梳理 盼 雨衣——喜爱无比 盼下雨 下雨——欣喜无比 渴望下雨,渴望穿雨衣 雨前场景——开心 雨中场景——担心 雨后场景——宁静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 语言描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对雨天的渴盼,对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渴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 的画面。 主题概括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童年生活 , 拓展延伸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a.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地躺在衣柜里。 b.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一、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具体来写“盼”的?列举几个。 课堂演练 c.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d.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 …… 二、你有什么期盼的事情吗?拿起笔来写一写吧! 我盼望长大,因为邻家的哥哥姐姐总能结伴骑着自行车去郊游踏青,我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母亲却总是说:“你还太小”。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心中总有无限委屈。我会坐在家门口,眼巴巴地看着渐行渐远的哥哥姐姐们的身影,仰起小脑袋看着天空,心里默默想着:快点长大,快点长大吧。 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同样,一篇锦绣文章也是围绕一个中心编织而成的。 直到妈妈一声喊 蕾蕾 你疯了吗 嫌身上没长痱子吗 二、给下面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 , ? ?” 字词听写 * * * * * 盼下雨 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 课文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写“盼下雨”的?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衬托我的急迫心情。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这几句是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两个疑问句,表现了“我”内心急迫而又无奈的心情。 (课后第二题) 你能体会作者这种盼望下雨的心情吗? 齐读第4自然段 我的心情怎么样? 作者在第4自然段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突出“盼”? 主要通过对场景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来突出“盼”。 请用不同符号分别勾出来,并思考分

文档评论(0)

专注于为中小学教师及学校提供各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文案等各方面教育资源服务,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