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高质量文档大特价,1折起啦~

痉挛课件痉挛患者的康复.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痉挛患者的康复 第一组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 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脊髓病、脑瘫、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和脑干反射亢进使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严重的痉挛会影响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二)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类 脑源性痉挛:脑组织损伤引起 脊髓源性痉挛:脊髓损伤引起 混合性痉挛:脑和脊髓均有损伤 根据痉挛发生部位分 全身性痉挛:全身或四肢多肌肉群都发生痉挛 系统性痉挛:单一肢体的肌肉痉挛 局部痉挛:单一肌肉的痉挛 (三)发生率和病因 美国:>500,000 痉挛患者 中风CVA 脑外伤TBI 缺氧性脑病Anoxic encephalopathy 脑瘫CP 多发性硬化MS 脊髓损伤SCI 其它 (三)发生率和病因 大脑皮层、基底节、中脑、延髓、脊髓损伤后,上行中枢对脊髓前角控制减弱导致原始脊髓反射复现。 MS、SCI、CVA、TBI、CP et al. 诱因: 膀胱结石及感染 尿道、肠道充盈或梗阻 肛裂 外部刺激 过分活动 关节挛缩 压疮 体位不良 深静脉血栓 精神紧张 (四)痉挛对人体的影响 因痉挛发生的部位不同以及痉挛程度的变化,会妨碍患者的基本运动功能和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且常会因为患者对长期需要如何特殊处理日常活动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由此而继发更多的障碍。主要有: 压疮 运动受限 肢体畸形 其它影响 二、康复评定 (一)体格检查 1.视诊:局部关节和肌肉的疼痛,长时间的痉挛可能会引起局部肌肉和肌腱的挛缩 2.反射检查:痉挛肢体的腱反射亢进 3.被动运动检查:肢体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大,严重肌痉挛时可表现为关节僵直于屈或伸的某一位置上 4.摆动检查 (二)痉挛的定量评定 1.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 2.Penn分级法 3.Clonus分级法 4.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检查 肌张力的评定(改良Ashworth法) 0级:无肌张力增加 1级:轻微增加,表现为在抓握中被动屈或伸至最后有小的阻力 1+级:轻度增加,表现为在抓握至一半ROM以上有轻度阻力增加 2级:肌张力在大部分ROM中都有较大增加,但肢体被动运动容易 3级:肌张力明显增加,被动运动困难 4级:受累部分肢体强直性屈曲或伸直 Penn分级: 0 无肌张力增高 1 肢体受刺激时出现轻度肌张力增高 2 偶有肌痉挛,<1次/h 3 经常痉挛,>1次/h 4 频繁痉挛,>10次/h Clonus分级 0 无踝阵挛 1 踝阵挛持续1-4s 2 持续5-9s 3 持续10-14s 4 持续≥15s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检查法(PROM) 级 别 评定标准 Ⅰ 轻度 在PROM的后1/4,即肌肉靠近它的最长位置时出现阻力 Ⅱ 中度 在PROM的后1/2时出现阻力 Ⅲ 重度 在PROM的前1/4,即肌肉在其最短位置时已出现阻力,使PROM难以完成 (三)生物力学评定 1.屈曲维持试验:用于上肢痉挛的评定方法。 2.钟摆试验:主要用于下肢股四头肌与腘绳肌痉挛程度的定量评定。正常人摆动呈正弦曲线模式。痉挛存在时,下肢摆动受限,并很快回到起始位,呈现出一种与正常情况不同的摆动形式,并随痉挛轻重而有一定差异。痉挛越严重,摆动受限越明显。 3.便携式测力计:对于长期痉挛的患者可采用此法评定 。通过不同速度下的被动运动,记录达到被动运动终点时便携式测力计的读数,来表达痉挛的程度。 4.等速装置评定:可分别用等速摆动试验和等速被动测试。主要对痉挛的速度依赖性做出评定。 (四)电生理评定法 近年来多通道动态肌电图(EMG)用以检测痉挛,作为评定的补充方法和科研手段。 三、康复治疗 (一)康复治疗原则 根据痉挛的不同形式,可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全身性痉挛:主要是全身用药,包括口服和注射 系统性痉挛:采用神经干阻滞,也可口服用药 局部痉挛:主要采用局部神经阻滞技术,一般不全身用药 (二)康复治疗方法 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的预防体位、物理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等 治疗目的是通过缓解肌痉挛,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二)康复治疗方法 1.解除引起痉挛的各种诱因; 2.采取正确体位; 3.物理治疗; 4.支架和夹板; 5.药物治疗; 6.手术治疗 (二)康复治疗方法 1. 解除引起痉挛的各种诱因:痉挛与某些外界刺激有关,因此在治疗肌痉挛之前,要尽量解除这些外界刺激因素,如压疮、便秘、泌尿道感染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等。通常在诱因解除后,肌痉挛会有明显减轻。 2. 采取正确体位: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良好体位的摆放,可使异常增高的肌张力得到抑制,如脑血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