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把握数学课的讲与不讲.docx

例谈如何把握数学课的讲与不讲.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例谈如何把握数学课的讲与不讲 渑池县仰韶乡西阳中学 赵群峰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遭到广泛的批评。随之而来的是,“该讲却不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另一个极端,人们对“当讲则讲”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有人认为:“只要讲得精彩,就是‘满堂灌’又何妨?”那么在数学课堂上,讲还是不讲?何时讲?讲什么?如何讲? 笔者在执教八年级数学《正方形》一课时,做了如下尝试: 一、在学生探究时不讲,在学生会讲时不讲 这节课我首先引导学生从回顾矩形和菱形开始,让学生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出发,阐述矩形和菱形的定义,再分别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描述这两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样既回顾了旧知,又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探究正方形的性质时,由于学生已了解到正方形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 的菱形,因此我让学生把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叠加到一起,得出正方形的性质。在此过程中,学生思考积极,发言踊跃,很快便通过自主发言和互相补充,不仅得到了正方形的所有性质,而且爱动脑筋的学生还总结出“由于正方形也是菱形,因此它的面积也可以用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来计算”这一重要结论。这样虽然牺牲了一些时间,但在效果上,远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正方形的性质有哪些要好得多。 二、在学生疑惑时要讲,在学生讲不出来进要讲 在对正方形的判定方法进行总结时,由于课本上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和自学也无法把握。对此我采取如下措施:请学生给矩形和菱形分别加一个条 件,使其成为正方形,即: 的矩形是正方形; 的菱形是正方形。但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过于零乱,其中也不乏正确的结论。鉴于此,我果断给予讲解,从正方形的定义出发,总结出它的两种判定方法:有一组邻边相 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证明了其他结论的正确性。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三、讲解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总结完正方形的性质之后,我补充了这样一道练习 题: 一块正方形草地, 要在上面修建两条交叉的直路, 使得这两条小路将草地分成的四部分面积相等,你有多少种方法?与你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们都积极展示自己的方法, 绝大多数同学都想到了有两种方法, 即对边中点的连线和对角线,但限于表达能力,不少同学只能画图表示自己的想法: 我首先对这些同学的方法表示赞同, 又因势利导,向学生阐明表达能力的重要 性。 接下来又有同学提出,他感觉过对角 线的交点任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都能将正方形的面积四等分,但说不清为什么。 此时,我看目的已经达到,便展示如下例题: E 如图,正方形 ABCD中,对角线 AC与 BD相交于 点 O,过点 O作两条直线 EF⊥GH,分别交正方形的边于点 E、F、G、H. 图中除等腰直角三角形外,还有哪些三角形全等?请你选一组加以证明。  A D G O H B C F 这样就把一道繁琐复杂的几何证明题,变成了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趣味问题,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 四、讲解要利于拓开学生的思维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以上例图中的三角形 AOG与三角形 DOE的全等证明为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 题: 你已经找到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哪些? 此题中哪个条件最难利用? 由垂直你能想到什么? 两个和为 90°的角称为互余。如果有两个角都与第三个角互余,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在这两个三角形中,有和同一个角互余的角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完这几个问题之后,思路豁然开朗。 其实所谓讲解,不过引导而已。 五、讲解要详略得当,必要时配合板书 在讲解正方形的定义时,学生弄不清定义与判定的区别,于是我先展示如下板 书: 矩 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 菱 形 然后问学生,为使这幅图更完整,要在中间的箭头上填上什么样的条件呢?学 生在发言时,便有了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快便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叙述出正方形的 定义。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矩形、 菱形和正方形四者的包含关系时,我板书如下图形,让学生在适当的位置填上这四种四边形的名称: 通过这一简单练习,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印象。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也要讲,但要做到“学生能看懂的不讲,学生能讲出的不 讲,教师讲不清的不讲,学生听不懂的不讲。” 当学生在自主的探究活动时,教师应遵循“不干涉”的原则,不给学生增添心理压力,不去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然而,教师应当做一名促进者,以“积极的旁观者”的身份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做到了这些,“讲”才更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档评论(0)

158****32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