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父母养育行为的影响因素.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2父母养育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父母养育行为的因素很多,大致上可以从父母自身的特点、家庭社会经 济地位及孩子自身特点三方面来分析。 (一)父母自身的因素 在教养子女时,父母所使用的养育态度与养育方式,往往反映出他们过去的经 验。童年的亲子关系模式往往会以社会传递的方式,影响新一代年轻父母与他们 的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小时候父母对他们的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也相应成为他 们对自己的孩子的教养方式。专制严格的父母往往出自专制严格的家庭虐待子 女的父母,其本身在幼年时代多有受虐待的经验。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发生代际传 递的现象。 在教养子女时,父母自身的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其教养行为的重要因素。具有 权威型性格的父母,多采用严厉权威以及支配型的教养方式适应不良的父母,则 可能歪曲解释子女的正常行为父母情绪不稳定,动辄发怒,子女则动辄得咎,并容 易养成害羞与退缩的行为。 母亲对于怀孕的态度可能会影响日后对于婴儿的照顾行为与敏感度。此外母 亲接纳母亲角色的程度、父母亲为人父母的信心等,都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 素。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存在于家庭内外的压力因素往往影响父母对待子女的行为与态度,诸如母亲 过分热衷于工作,或是工作压力很大、家庭负债、破产、家人疾病、吵架以及离 婚等生活事件,都可能形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父母教养态度的改变,使他们更倾 向于采取限制、拒绝或怀有敌意的教养方式。因此,家庭内外的支持系统是舒解 压力的管道,父母、亲人、朋友甚至夫妻两方的支持都是很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Maccoby,1980)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父母的教 养方式的影响较大。低收入家庭所承受的压力较多,价值观念和生活格调与经济 条件较好的家庭有所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亦有所差别。一般而言,在低收入家庭 中,父母强调服从权威,较多采用限制与专制的管教方式、严格的惩罚与纪律约束。 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中,父母更强调成就、创造及独立性的培养,在管教子女 时也更多地采用诱导式的纪律约束方式、温暖开明的教养方式。处于低社会经济 地位的父母与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在教养行为中表现出的差异见表10 2。 表23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教养方式( 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父 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 母 强调服从、尊重权威、乖巧、整洁及远离麻 强调快乐、好奇、独立、创 烦 造和野心 限制和专制,常设定一些反复无常的标准,而 宽容或有威信的,他们较喜 且使用权威式的纪律来管教孩子遵从 欢使用诱导式的纪律 较少与孩子讨论、说理,经常使用较为简单的 更常与孩子讨论、说理,也较 语言 常使用较复杂的语言 对孩子较冷漠,很少表达感情 对孩子较亲切,也较有感情 根据麦可比的观点,在美国的不同文化和种族中这些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这种差异在男孩身上比在女孩身上表现得更明显,低社会经 济地位的父母比中产阶级的父母更倾向于对儿子使用权威式的教养方式,但对女 儿权威式的管教不多(Zussman,1991)。 (三)子女自身的特点 孩子自身的很多特征也会影响父母教养行为。其中,孩子的先天气质特征是 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亲子互动中,孩子也在影响父母的行为,当 父母实施管教时,如果子女能够服从,乐于与父母配合,则彼此容易建立良好的亲子 关系而对于性格顽强、难以驾驭的孩子,母亲较多采用权威而严格的管教方式,亲 子间的冲突也容易发生(Bates,1980)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