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反思(两课时).pdf

《慈母情深》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反思(两课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节选自梁晓声的中篇小说《母亲》,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课文写 的是作者小学时代的事。作者在为一元五角的书去找母亲,最后得到了这本书。字里 行间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和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 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 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聚焦“情深” 1.板书:慈母情深 2.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齐读课题。 师:看题目,大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深”这个字。慈母的情深在何处?让我们有怎 样的感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出示课件2) 1.自读课文,解决课后的生字词,会读,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总结,汇报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 青年近卫军》的事。) (出示课件3) 三、精读课文,体会铺垫的作用。 1.同学们,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买一本书。你们觉得买一本书容易吗?请大家读1- 4 自然段。 2.在读的过程中思考: ①“书价一元多”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什么信息? (出示课件5) 板书:书很贵。 (出示课件6)②“母亲还从来没有……要过这么多钱。”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 了什么信息? 这句话暗示了家里很穷。“从来没有”“也从来没有”这两个词表明 板书:A家里很穷。 B “我知道家里穷,因此很懂事,不给家里增添负担。” ③读第4 自然段,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出示课件7) 这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自己家“穷”的。从“卖破收音机”和“吃进了肚子里”直接 描写家里的穷。 板书:破收音机 吃进了肚子里 ④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反复交代家里很“穷”呢?里面的用意是什 么? (出示课件8) 生各抒己见 师总结:文章一开头先介绍书价(一元多),然后反复强调“从来没有”,暗示读者 这一元多对“我”家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紧接着作者又写出“卖破录音机 ”和“吃进肚子里”,这是直接描写自己家穷。作者反复介绍“穷”是为了下文母亲 毫不犹豫地掏钱让“我”买书做铺垫,从而衬托出母亲对“我”的爱。 板书:穷 做铺垫,衬托母爱的伟大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还知道了文章 运用了衬托的写法做铺垫。可以说收获匪浅。 五、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9) 1.背写课后生字词。 2.继续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会写的生字。 2.为了突出母爱,作者进行了怎样的铺垫?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对书的渴望与贫困的家境让作者失魂落魄。也就在这一 天,作者走进了母亲那个他从未靠近的世界。 二、深入品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5~29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出示课 件12) 板书:瘦弱 疲惫 贫穷 辛苦 善良…… 2.在这部分中,关于母亲的哪些镜头让你印象最深? 3.罗列句子,对比感悟: (出示课件13) ⑴“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 ①你的脑海中有这样一幅画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 ②外表极其瘦弱的母亲内心也瘦弱吗?她是怎样做的?从哪儿可以感受到母亲内心的 坚强呢? 引出对比:“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 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③哪个词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 ④母亲为什么要“立刻”?“立刻”带给作者的又是什么? ⑤对比对这两句话,小结: 瘦弱但坚强。

文档评论(0)

庭玉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很多精品资料哦,从小学到中学,都有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