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备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布谷鸟来 孕育果实 描写 拟人 生动 冬 春 夏 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 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古今的差异。 1、纬度; 2、经度的差异 3、高下的差异;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 描述物候现象 阐述研究意义 作出科学解释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因为近海 地区的气温,一般人 认为比内地暖和,事 实上近海地区春天反 比内陆寒冷。通过举 例、作比较,使深奥 的物候知识变得浅显 易懂。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这几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想说明什么道理? 举例子、列数字。 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qiáo 什么叫“逆温层”? 为什么会有“逆温层”? 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于是形成“逆温层”。 “逆温层”出现在什么时间、地点,需什么气候条件?有什么现象? 时间:秋冬两季,特别是早晨 地点:山地 气候条件:天气晴朗,无风 现象: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 “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后者”指1921年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1、说明的对象 2、说明方法 常见的有: 举例子 分类别 列数字 作比较 画图表 下定义 作诠释 打比方 摹状貌 引用 3、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 用了拟人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改后是专业术语,没有吸引力。 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夏 秋 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写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物候。 摹状貌 冬 春 第2段举了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 布谷鸟—唱歌 举例子、引用 三个 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叫物候学。 第3段说明的是什么内容? 下定义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 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次第开放 草长莺飞 百花盛开 次第开放 布谷鸟也来了 秋叶簌簌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春柳 夏荷 秋枫 冬梅 春柳的飘逸, 夏荷的袅娜, 秋枫的激情, 冬梅的傲岸, 如诗如画, 各具风韵, 这就是物候现象 学习目标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