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震源试验揭示日本樱岛火山之下结构演变-国际地震动态.pdf

利用人工震源试验揭示日本樱岛火山之下结构演变-国际地震动态.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0 期(总第478期) 国 际 地 震 动 态 No.10(Serial No.478) 2018 年 10 月 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October, 2018   利用人工震源实验揭示日本樱岛 火山之下结构演变* 1)※ 2) 2) 2) Tomoki Tsutsui     Masato Iguchi     Takeshi Tameguri     Haruhisa Nakamichi        1) Faculty of International Resource Sciences, Akita University, 1-1 Tegata-gakuen-cho, Akita 010-0852, Japan 2) Sakurajima Volcano Research Center, Disaster Prevention Research Institute, Kyoto University, 1722-19 Sakurajima, Yokoyama, Kagoshima 891-1419, Japan ※ 王    林  译 (福建省地震局, 福州   350003) 摘 要 通过人工震源实验,研究地震反射率变化用于监测活火山之下结构演变,认为 其与岩浆卸载有关。樱岛火山是日本最活跃的火山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每年 在火山区域开展人工震源实验,共计完成6期实验。通过对每期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获 取了两个地震反射剖面。实验清晰地反映出樱岛东北部深度6.2 km 处的地震反射率年变 化情况。2009年12月首次岩浆入侵时出现最大反射率,随后逐渐下降,直到2013年12月, 与樱岛火山膨胀压缩周期相一致。反射率变化发生在地壳深部嵌入的明显反射区内。位于 中间层的夹层结构被作为反射区模型。低速岩浆嵌入中间层及其后续波速的增加可用于 解释反射率的变化范围。这也解释了地壳深部岩浆喷发与温度下降的关系。该研究描述了 一种用于即时获取岩浆特性以及监测活火山的新方法。 关键词    安山岩火山;樱岛火山;反射地震学;地壳结构;岩浆运动;监测火山活动 中图分类号:P315.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8.10.003     1    背景介绍 制解的偏移,获取关于岩浆活动的即时信 息。然而,这些被动源方法无法通过天然信 监测地表下岩浆活动对于研究火山活动 号,如来自深部的地震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