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轨中的金融改革问题对俄罗斯的实证研究.doc

经济转轨中的金融改革问题对俄罗斯的实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转轨中的金融改革问题---对俄罗斯的实证研究 作者:庄毓敏 论文摘要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西方经济学家的建议下,俄罗斯与东欧国家采取了以激进式的“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此后,国内经济经历了长期的动荡和滑坡,经济实力迅速弱化,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与之相反,中国和亚洲经济转轨国家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功,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因此,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学家一个关注的焦点。这样的讨论无论是对俄罗斯及东欧国家,还是对中国及亚洲国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广泛深入的研究中所形成的转轨经济学构成了现代制度经济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主导地位,而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则是金融体系在经济运行中居于核心地位。这意味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政府职能的重新调整和金融体系功能的不断强化,并以高效的金融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转轨中,经济主体在失去政府保护的条件下,融资渠道相应转变为对直接融资市场和银行体系的依赖。由于转轨国家直接融资市场发育的相对落后,银行体系的改革及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涉及到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融资保证,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安全。因此,从银行体系改革入手研究俄罗斯及中国经济转轨的模式和问题,可以更深入、更切实地发现和揭示转轨经济国家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在转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国外已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我国的研究还较薄弱。特别是对转轨国家金融改革进行系统性的比较研究目前尚属空白,这是促使本人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的原因。中国金融改革正在进行,许多问题可以从俄罗斯金融改革的经历中得到借鉴,银行体系的改革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比较研究,对我国未来改革道路尤其是金融改革策略的选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文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第1章: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中金融运行环境的变迁。本章从俄罗斯计划经济危机引发的市场经济转轨到“休克疗法”的实施,分析转轨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以及金融运行环境的变迁,这种变迁影响了俄罗斯银行体系运行的宏观及微观基础。本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1.俄罗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效率的下降。投资效率低下与投资规模萎缩成为苏联后20年经济停滞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也是困扰俄罗斯今后经济复兴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对计划经济不断暴露出的缺陷,50年代以来的苏联各届领导都曾尝试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革,但都未真正触及到计划经济的实质,改革也未获得明显的成绩。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仅使国民经济加速下滑,而且政府财政收支状况不断恶化,国家对内对外债务急剧增加,改革终于以失败告终,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过程。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后,由于急于摆脱经济困境,加之人们对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失去信心,在西方国家的所谓支持和承诺下,选择了激进式改革方案,即“休克疗法”。 2.“休克疗法”的核心是企业私有化改革。在俄罗斯,企业私有化改革分为凭证式私有化和货币私有化两个大的阶段。自1992年推行凭证式私有化以来,俄罗斯便一直伴随着投资和经济效率的下降、社会劳动者的严重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特别是国家在私有化过程中完全失去了对经济的控制能力。这说明私有化没有改变既已存在的经济下滑趋势,也没有实现政府预期的社会共同富裕目标。 3. 政府预算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在其组织预算收入、执行预算职能、管理预算赤字和国家债务过程中引导着国内和国外资金流向,改变着资金分配结构,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俄罗斯预算赤字的重要原因是税收拖欠,这一问题在实体经济不断滑坡的背景下呈现出加剧的趋势。1995年以前,俄罗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主要采取货币发行的方式,它直接造成相应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1995年以后虽不再以货币发行弥补预算赤字,减少了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却使国家债务规模迅速膨胀。与此同时,国家债务规模的迅速增长必然导致债务支出的增加。1998年7月债务利息支出占联邦预算总支出的比例已达到34.9%。可以认为,国家债务规模的扩大从根本上改变了联邦预算支出的结构,并形成由债务到债务的内在增长机制。其结果是每年新债务的大部分只能用于每年的还本付息,而无法对实体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俄罗斯政府债务规模的快速积累是得力于政府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从而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4.居民储蓄是支持一国实体经济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在这里,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后的余额。居民储蓄规模过小是俄罗斯经济转轨中非常鲜明的特征(相反,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一直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