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018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完美).ppt

6.2..2018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完美).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6.2..2018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完美)

* *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下列认识都是真理吗?为什么? “上帝创造了人” “发展是硬道理” “供求影响价格” 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才能被称为真理呢? × 理解真理 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真理 谬误 相符合 不符合 认识 客观对象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一、认识真理 超短裙“风波” 某大学某年特别风行超短裙,而且一个比一个穿的短,学校领导见了认为极不雅观,贴出布告欲严厉禁止。谁知,布告一帖出,就掀起轩然大波。 最先作出反映的是中文系女生,她们在宣传栏和报眼位置写了一首打油诗:“几千师生齐争吵,只因裙子太短小,具体情况怎么样,宣传栏内有报道。” 美术系写道:“维纳斯证明适度的缺少会更加美丽。” 法律系写道:“法律禁止的只是原告由超短裙萌发的邪念,而非被告穿的超短裙。” 生物系写道:“人与猩猩的根本区别不是裙子的长短,而是看见长裙与短裙能否作出不同的想象。” 思考: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结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启示 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1.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2.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 3.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例如:“钓鱼岛是日本领土”这一命题对日本政府是“有用的”,但它不是真理,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 真理是因为“有用”才“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 1、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2、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启示 二、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记忆) ①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真理”是客观的, 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同一个事物只能产生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三角形的内角和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80度吗?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几何之父——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275年)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真理。 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1792—1856)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 德国数学家黎曼1826—1866)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 思考: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 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这说明了真理具有什么特征? 说明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因为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启示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记忆) 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一种真理并不是适用于任何条件,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 1、“造反有理” 2、“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3、“农村包围城市” 辨析:这些认识对不对? “造反有理”这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毛泽东说“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 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 真理 谬误 说明真理是具体的,要在具体的历史范畴来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②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记忆) 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③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 一

文档评论(0)

phl8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从业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潘**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建筑从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