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更新后).doc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更新后).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更新后)

附件3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 数据汇总表(所有企业) 企业基本信息 纳入碳交易主营产品信息 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 年份 企业 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行业 代码 产品一 产品二 产品三 企业综合能耗(万吨标煤) 按照指南核算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按照补充报告模板核算的企业或设施层面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万吨) 名 称 单位 产量 名称 单位 产量 名称 单位 产 量 2013 2014 2015 发电企业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 机组1*1 既有还是新增 2016年1月1日之前投产为既有,之后为新增 发电燃料类型 燃煤或者燃气 装机容量(MW) 压力参数/机组类型 对于燃煤机组,压力参数指:高压、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 对于燃气机组,机组类型指:B级、E级、F级 冷却方式 开式循环 闭式循环 直接空冷 间接空冷 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5.1与5.2之和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 消耗量(t或万Nm3) 燃煤*2 辅助燃油 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 燃煤 年平均值 辅助燃油 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 燃煤 年平均值 辅助燃油 碳氧化率(%) 燃煤 年平均值 辅助燃油 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量(tCO2)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 消费的购入电量(MWh) 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tCO2/MWh) 发电量(MWh)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供电量(MWh)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供热量(GJ)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供热比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供电煤耗(tce/MWh)或供电气耗(万Nm3/MWh)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供热煤耗(tce/TJ)或供热气耗(万Nm3/TJ)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供电碳排放强度(tCO2/MWh) 热电联产机组需填写,机组1供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供电量 供热碳排放强度(tCO2/TJ) 热电联产机组需填写,机组1供热二氧化碳排放量/供热量 既有设施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所有既有机组排放量之和 新增设施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所有新增机组排放量之和 说明:*1如果机组数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 *2如果机组有其它燃料,请自行更改或添加表格。 电网企业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 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tCO2) 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 供电量(MWh)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输配电损耗电量(MWh)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供电线损率(无量纲) 年度输配电损耗电量/年度供电量 化工生产企业(电石生产)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 电石分厂 (或车间)1*1,2 既有还是新增 2016年1月1日之前投产为既有,之后为新增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2.1,2.2与2.3之和 能源作为原材料产生的排放量(tCO2)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 能源作为原料的投入量(t) 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 能源中含碳量(%) 如果能源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t) 如果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 如果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多于1种,应在数值栏中分种类说明 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3)计算 消耗电量(MWh) 消耗电量包括从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自备电厂 排放因子(tCO2/MWh) 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电网排放因子选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 自备电厂排放因子用排放量/供电量计算得出,如数据不可获得,可采用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4)计算 消耗热量(GJ) 热量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 热力供应排放因子(tCO2/GJ) 热力供应排放因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