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载下单晶铜和单晶硅的径向纳动与损伤行为研究.PDF

高载下单晶铜和单晶硅的径向纳动与损伤行为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载下单晶铜和单晶硅的径向纳动与损伤行为研究

第 26 卷 第 1 期 摩 擦 学 学 报 26,   1 V o l N o 2006 年 1 月 TR IBOL O GY J an , 2006 高载下单晶铜和单晶硅的径向纳动 与损伤行为研究 张静宜, 钱林茂, 周仲荣 (西南交通大学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 1003 1) 摘要: 采用纳米压痕仪研究了单晶铜和单晶硅径向纳动的运行特点和损伤过程. 结果表明: 径向纳动的残余压痕深度 随循环次数增加急剧减小, 而纳动循环中载荷位移曲线在闭合前表现为 1 个迟滞环; 试样在首次径向纳动循环中耗 散的能量最大, 其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材料的接触刚度和弹性模量在最初几次纳动循环中增加较快, 随后变化趋 于平缓; 尽管 2 种材料的压痕投影面积均随纳动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 但由于损伤机制不同, 使其径向纳动损伤显示 出各自不同特点, 其中单晶铜主要表现为压痕边缘的皱褶堆积, 而单晶硅表现为塑性区边界裂纹的萌生与扩展. 关键词: 纳动; 径向纳动; 纳米摩擦学; 单晶铜; 单晶硅 中图分类号: TH 117.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6) 0 1000 106   一般认为, 滑动、滚动和微动是构成接触表面相 薄膜、铰链、微型轴承及微型弹簧等主要构件中. 因 对运动的3 种基本方式, 当今摩擦学研究主要围绕其 此, 本文作者采用纳米压痕仪研究了单晶铜和单晶硅 [ 1 ] 展开 . 其中, 滑动和滚动的相对运动幅度较大, 而微 的纳动及其损伤机理, 探讨了材料在径向纳动过程中 动的相对运动幅值在微米量级, 通常发生在振动工况 的能量耗散和损伤过程. [2 ] 下的过盈或间隙配合界面 . 1 实验部分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 1 个新的摩擦学概念 [3 ] “纳动”由我国学者率先揭示 , 其不同于滚动、滑动 试验选用典型的塑性材料单晶铜和脆性材料单 和微动, 纳动是指相对往复运动幅值在纳米量级的特 晶硅. 单晶铜由瑞士C SEM In st rum en t s SA 公司提 殊摩擦运动方式. 从运动幅值变化范围来看, 纳动毋 供, 厚度 5. 74 mm , 依次用不同粒度的碳化硅砂纸和 庸置疑普遍存在于微机电系统中. 与微动类似, 由于 金刚石研磨膏抛光至光学平整. 单 晶硅 晶体取 向 各种振动引起的配合面纳动可造成接触表面损伤, 在 110, 厚度为 0. 43 .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 ) 在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