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源史概论、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变迁复习题2011年12月.doc

人类能源史概论、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变迁复习题2011年12月.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复习 (2011年12月) 一、名词解释 1.能源(energy resources) 能源是指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包括热能和动能)的物质或物质运动。能源根据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人工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并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资源,二次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例如: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能源都属于二次能源。能源按照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能源(有机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化石能源)两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可连续而稳定地为人类提供各种所需的物质资源。如风能、水力能、地热能和太阳辐射能等。不可再生(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储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随着消耗而逐渐减少,在人类的自身再生产及人类经济再生产的周期内不能再生。 能源是指能量的来源。能量可以使物体做功,物质的存在和运动与能源是分不开的。能源在宇宙间广为存在,它是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能源经常以光、热、电、磁等形式表现出它的威力;它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也可以以电子、光子和基本粒子形式出现;它可以是无机物、有机物,无生命体、有生命体。能源广布于天上、地表、地下。能源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如果没有必需的足够的能源,人类就会失去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地球上的生命就要终止。物质生活离不开能源,精神生活也不例外。而且,人们的生活越是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能源的消费也就越多。 能源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础,起着支撑的作用。能源不同,文明的程度也不同。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每一次能源时代的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来越明显。 2.有机物经济(organic economy) 3.《吉尔加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 古代巴比伦史诗,起源于苏美尔时代,经长时间口耳相传,与古巴比伦时搜集、整理、编订而成,是已发现的最早的史诗。发现于亚述古都尼尼微的巴尼拔图书馆,用楔形文字分别刻在12块泥板上,共3000多行,是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流传在两河流域的神话传说精华的汇集。史诗反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两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人类对生命奥秘的探求;宇宙运行规律与人的生命规律的关系等内容。因此,从能源社会学的额角度,我们可以这样的解读吉尔伽美什史诗:它是最早将因森林严重破坏,而使下游地区淤塞以致沙漠化的过程落入文字的故事。公元前612年古城尼尼微毁于战火,刻有史诗的泥板被埋入地下。1872年,英国人乔治·史密斯从尼尼微宫殿遗址出土的泥板残片中,发现了史诗的第11块泥板,以后相继发现,共计12块。 4.玛雅文明 (Maya_civilization) 古代美洲印第安人三个文明中心之一,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繁荣于公元前1000年,现在他们留下的遗址,大都为公元300年之后所建,这时该文明达到了鼎盛,其居住地区遍及今天的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和洪都拉斯,建有100多个大小城市,估计人口可能达到500万。该文明特点有:玛雅人的城市相当宏大,城市中心一般是宏伟的广场和巍峨的金字塔庙坛,庙坛的两边是巨大的宫殿和庙宇。玛雅是农业国家,十分重视观察天文,注重历法。他们对日月星辰的运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了一种精确的太阳历,每月20天,每年18个月,外加5天宗教禁忌日,一年刚好365天。玛雅人创造了一种象形文字,共有800多个象形符号,3万多个词汇,这些文字刻在石碑、庙宇墙壁如金字塔的石阶上,还有的雕在玉器和贝壳上或写在鹿皮或树皮上。玛雅人的数学十分发达,最早使用“0”,比欧洲人早约10个世纪。他们的农业相当发达,以玉米为主食,所以又称为“玉米文明”。1980年6月2日,美国的宇航探测系统通过茂密的森林发现了古代玛雅人修建的排水沟体系。 这样一个伟大文明,却在公元9-10世纪突然消失了,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人们主要有以下几种猜测:连年干旱(目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一种看法,由于当地连年发生旱灾,摧毁了古文明赖以生存的农业。玛雅人又没有打井筑渠的水利知识,在河流湖泊干涸断流之后,农业的歉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巨大的城市文明最终分崩离析,解体成中美洲丛林中若干支印第安部落。)、砍伐森林(玛雅人有复杂的宗教体系,城市都是以宏伟巨大的金字塔和神庙为核心,在兴建金字塔和神庙时,玛雅人习惯于用白石灰来粉刷外墙。烧制石灰需要大量木柴,玛雅人便开始砍伐森林。随着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