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区立体步行系统专题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系统研究 前言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广东省各城市中心区已经成为城市内社会经济活动、金融贸易活动最密集、就业岗位最集中的地区,吸引与辐射能量大,因此也是人们进行洽谈、休闲、购物和办公活动的主要载体,这些面对面交流的需求决定了步行始终是中心区最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然而在机动化时代下,机动交通亦不可避免,中心城区有限的路面资源导致步行交通和机动交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道路人车争路现象严重,新建的交通干道往往造成路面交通相对割裂,步行交通的可达性越来越差,中心城区的建筑常常“看上去近在咫尺、走起来遥遥无期”,“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中心区的商业和办公环境,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可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在60年代以来所经历的城市中心衰败的覆辙,导致各类活动大量向郊区转移和随之而来的用地无序蔓延,并进一步产生资源浪费、人际交往不足等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为此,通过立体步行系统建设带动城市中心区的立体化发展,从而改善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环境、商业环境和空间品质等,提高城市中心区的活力和吸引力,对于提高广东省城乡宜居建设水平,建设“幸福广东”具有重要意义。 1.立体步行系统内涵及重要意义 1.1 立体步行系统的内涵 1.1.1 定义 立体步行系统是步行通道在空中、地下和地面等多向度上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独立于道路系统的行人专用网络(图1),它把原先被割裂的城市活动空间,如公交枢纽、广场、绿地、公园,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空间联系起来,促进办公、居住、商业、娱乐及文化等功能高度集聚的城市综合空间体系的形成。 1.1.2 组成 立体步行系统由步行通道(包括空中步行连廊、地下步道、地面步道,以及附属的垂直交通设施)、公共空间节点(包括广场及绿地等开敞空间、商业及办公设施等大型公共建筑、停车场及公交站点等交通转换枢纽等)和配套设施(包括标识系统、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三大部分组成。 1.1.3 功能 (1)交通功能 立体步行系统可以提供多维度的交通体系,分解交通密集区域的交通压力,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同时,通过重新组织城市局部地区的路权分配,实现人车分行,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2)社会功能 立体步行系统可以把人们从汽车交通紧张的状态中疏解出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公共休闲空间,供人们开展散步、观光、购物、游憩等各种活动;同时,提供活跃的交往空间,增进市民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3)经济功能 立体步行系统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商业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集聚到一起,形成休闲、娱乐、购物以及交通站点汇集的场所,使得现代化的办公、宾馆、购物、休闲娱乐中心、酒店式公寓等多种业态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高密度和高效率,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4)环境功能 立体步行系统可以引导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城市城市机动车带来的尾气和噪音污染;同时,可以营造丰富、立体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整体的空间环境质量。 1.2 立体步行系统的发展概况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城市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城市传统中心区的吸引力和活力开始衰退,然而地面空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城市中心区的再发展,由于地面对于活动的容纳量有限,各种活动之间,尤其是步行与车行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迫使城市向空中和地下寻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城市开始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并相互连通的空中和地下步行通道。在北美,就有将近20个城市建设了覆盖12个街区以上的行人天桥系统,其中最长的是加拿大卡尔加里的行人天桥系统,总长度达到16公里,连接了64个街区,覆盖了半个中心城区;欧洲和亚洲各主要城市的中心区也大都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立体步行系统,如慕尼黑、巴黎、东京、香港等。这些立体步行系统一般出现在城市活动量大的城市地区或地段,如城市的商业中心区、金融办公区或者交通枢纽地区。经过50多年的发展,涵盖地上、地面、地下的立体步行系统已经成为各城市中心区缓解交通拥挤,创造更好的城市景观和更大的商业价值,提升中心区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部分城市的具体建设情况: 加拿大多伦多中心区通过建设地下步道系统,构筑了一个舒适、富有活力的全天候公共空间。多伦多地下人行网络系统长约6km,设置了100多个地面出入口,将地铁站、大型公共活动中心和主要的高层建筑群的地下室相互连通,形成了一个连接30多栋办公大楼、400多家商店、20多个停车场、3栋旅馆的地下步行街区系统。 香港通过行人天桥系统营造丰富立体的城市景观环境,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香港中环通过空中连廊连接附近大厦和交通站点,形成了3000多米长的空中连廊空间体系,丰富了城市整体的空间环境,有效地将分散的商业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集聚到一起,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了高密度和高效率,提高了城市集聚发展水平,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