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3-4平菇生产技术 发酵料栽培 闵华 (1)课件讲解.pptx

项目3-4平菇生产技术 发酵料栽培 闵华 (1)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闵华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药用菌生产技术》药用菌生产技术YaoYongJunShengChanJiShu

概述1生产技术3CONTENTS目录中草药栽培技术ZhongChaoYaoZaiPeiJiShu栽培场所及栽培期2

发酵料栽培比生料栽培更易获得高产,因而目前大部分地区进行塑料袋栽培时,都选用发酵料或熟料栽培,现在对培养料的预处理方法多为先发酵,而后再灭菌成熟料的栽培形式。堆温升高,杀死料内病菌和虫卵料内营养成分转化为菌丝可吸收状态发酵料质地松软,保水通气性能好工艺简单,投资少,安全可靠优势

栽培场所及栽培期清洁、近水源保温保湿通风好利排水播种后约40天正遇适宜出菇温度栽培期

生产流程:生产技术培养料发酵装袋及接种出菇管理

堆制发酵1.配方(1)玉米芯79.5%,麦麸16%,石灰3%,石膏1.5%;(2)玉米芯81%,玉米粉8%,麦麸6.5%,石灰3%,石膏1.5%;(3)玉米芯68%,稻草13%,玉米粉7%,麦麸7%,石灰3%,石膏2%。

2.建堆场所在室内、室外均可,如在室外,最好是紧靠菇房的水泥地面或砖地。场地最好有一定坡度;且要求周围环境清洁,取水方便,水源洁净。冬天要选择在向阳避风地方,或用温水、电热线和闷棚的方法加温;夏天宜选择阴凉地方。

3.建堆发酵将配制好的培养料堆成宽1.5~2m,高1~1.5m,长度适宜料堆。培养料一般在500kg以上,料堆断面呈梯形,四周倾斜面不能太大。建堆时,要将培养料抖松后上堆。堆成后,用直径约5cm的木棒在料堆上打通气孔,孔距20~30cm。从堆顶直达底部,以利通气发酵。建堆后气温较低时要加盖草帘或稻草保温。

翻堆补氧、排废气、

调水及pH、发酵均匀作用料温升至65℃左右,维持1天时机熟料翻外,生料夹内

共翻2~3次,约5~7天方法最后1次翻堆时,喷入杀菌、杀虫药物

4.发酵料质量鉴别发酵良好的培养料呈咖啡色,遍布适量白色粉状嗜热放线菌菌丝,具有特殊香味,含水量适中,软而有弹性,不发粘。如出现白化现象,软腐变黑,有剌鼻臭味、霉味,则不能用于栽培平菇。发酵结束后播种前散堆降温,并用石灰粉调整pH至8~10。

装袋及接种1、可选用25cm×45cm×0.05mm的聚乙烯袋,用前缝纫机空针扎3道微孔线;2、层播三层菌种,在微孔线处放菌种;3、装袋要求外紧内松,袋壁光滑、手握无指凹。微孔线

发菌期合理排袋,适时翻袋控制好发菌温度防烧菌(料温20~25℃)保持黑暗空气湿度65%左右防杂菌和害虫出菇管理

分化期加强光照

加强通气

加大温差(8~10℃)提高空气湿度(80%~85%)(菌丝满袋再培养7天左右)

子实体生长期空气湿度85%~90%散射光适宜温度随其长大逐渐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菌盖边缘较薄时扭收

间歇期除菇脚、清料面并搔菌停水养菌3~4天恢复常规管理

THANKYOU谢谢观看药用菌生产技术YaoYongJunShengChanJiShu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