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与保健 教案 项目三 守护幼儿心理健康.docx

幼儿卫生与保健 教案 项目三 守护幼儿心理健康.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序号

1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项目三守护幼儿心理健康

任务一认识幼儿心理卫生

教学目标

1.概括幼儿心理卫生的概念及作用。

2.说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

3.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要点。

教学重点

1.说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要点。

教学难点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要点。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微课等线上资源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幼儿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身体的生长发育是心理发展的基础,而心理的发展也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儿心理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有助于我们做好心理健康的保健工作。

幼儿心理卫生概述

心理卫生,也叫精神卫生,是指对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矫治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狭义的心理卫生是指对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预防与矫正。广义的心理卫生除上述内容外,更强调心理能力的增进、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和社会改造能力的提高。

二、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婴幼儿时期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根据我国婴幼儿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心理品质。

智力发展正常

智力是个体观察、领悟、想象、思维、推理等多种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

情绪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良好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平衡状态。心理健康的儿童以积极的情绪表现为主,充满了喜悦与欢乐,这样的情绪有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多会受到他人的表扬与称赞,而积极的情绪又得以强化,使孩子进入良性循环。

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老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

行为统一和协调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主动注意时间逐渐延长,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表达情感的方式日趋合理和成熟。在意志方面,心理健康的儿童3岁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表现,能初步借助言语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出现独立行动的愿望。3岁后,儿童意志品质中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得以发展。

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个性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应该表现出:有充沛的精力;心情开朗、愉快、乐观;态度积极主动;能与小朋友和睦相处,在集体中受到欢迎和信任;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没有不良行为、不良习惯;注意力能集中;睡眠好。

三、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因受生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表现出幼儿特有的发展特点。因此,根据幼儿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实施相应的心理保健,可以避免幼儿出现心理问题,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乳儿期(0~3岁)的心理卫生与保健

1.满足婴儿的多种需要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需要分为两大类: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生理上的需要包括食物、睡眠、衣着、排泄、清洁、安全等,这些需要是婴儿维持生命,保持正常发育的基本条件;心理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如安全感的需要、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活动的需要等。

2.避免婴儿身心受到伤害

这个时期的婴儿各个方面都很娇嫩,外界的一个小小的刺激,都有可能给其带来很大的伤害,因此需要成人细心的呵护。这个时期婴儿的心理伤害容易受到忽视,正确地处理断奶、怕生等婴儿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情,理解婴儿的心理感受,给婴儿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不要使婴儿感到恐惧、不安、无助。在母乳喂养中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突然给孩子断奶,而应循序渐进。如果母乳充足,它应在乳儿成长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独角(0~3个月)——主角(3~6个月)——配角,最后在不知不觉中退出舞台。在这个过程中,每天喂奶的次数是逐渐减少的,而其他食物的种类和量(包括其它乳品)是逐渐增多的。当辅食成为主食时,才能让孩子断奶。否则,孩子将会产生恋奶或怨奶的情结,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婴儿期(1~3岁)的心理保健的重点

1.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2岁左右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别人的帮助。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执拗期”,也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关键期,父母正好可以因势利导,把握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适时地提供给他适当的帮助、指导和赞美,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孩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