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最新)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题.docx

青岛版(最新)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4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题

班级

班级姓名

1.眼睛是人体的()器官,物体会在()上成像。睫状肌()(填“收缩”或“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填“变大”或“变小”)时,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2.蒙上眼睛吃苹果和嗅柠檬的同时吃苹果,两次的味道不同,这说明嗅觉和味觉()。

3.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

4.()、水、食物、空气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5.()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雾霾、()、污水等是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

6.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它们的形成与()有关。它们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7.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首次试采成功的新能源是()。

8.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行(),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采用堆肥、产沼等处理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垃圾是()垃圾,由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处理单位采用焚烧、卫生填埋等方式实施无害化处理的垃圾是()垃圾。

钻木取火蕴含的科学道理是(),在这个过程中()能转换为()能。()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它有多种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

二、判断(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对错

1.红眼病与干眼症都有很强传染性,不能与该病患者共用毛巾。

2.检查视力时,被检查者应距离视力表5米远,背向光源。

3.耳朵由耳郭、鼓膜、耳蜗等三部分组成。

4.皮肤上的汗毛立起来,可能是对寒冷刺激的反应。

5.使用一次性木筷干净卫生,能预防传染病,所以要提倡使用。

6.用二歧分类的方法给常见植物分类时,只有一种分类方法是正确的。

7.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在大雨后的土壤中生存得更好。

8.人不能喝污染的水,但可以用污染的水浇灌树木和庄稼。

9.休渔期就是禁渔期,它根据水生资源的生长、繁殖季节习性等,避开其繁殖、幼苗生长时间用以保护资源。

10.新能源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11.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

12.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有效地回收,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3.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植物形成的。

14.土地是地球家园的重要不可再生资源。

15.过期的药品我们应该将药品和药瓶一起放到有害垃圾的垃圾桶中。

16.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远远超过陆地。

17.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18.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能量转换。

19.静止的物体没有能量。

20.电吹风工作时,电能只是转换成了风能和热能。

三、选择(3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1.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就会停车,红灯的光线进人眼球的顺序是()

(1)视网膜(2)晶状体(3)瞳孔A(1)(2)(3)B(3)(2)(1)C(2)(3)(1)

2.公安部门利用警犬破案,主要是利用了狗的()

A.敏捷的动作B.发达的味觉C.敏感的嗅觉

3.近视眼患者矫正视力应戴().A.凸透镜B.平面镜C凹透镜

4.运动场上,呐喊声不断,呐喊声传人运动员耳朵的顺序是()

A.耳郭一鼓膜一外耳道一耳蜗一听觉神经

B.耳郭一外耳道一鼓膜一耳蜗一听觉神经

C.耳郭一耳蜗一外耳道一鼓膜一听觉神经

5.“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问韶音和不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A.嗅觉和味觉B.听觉和视觉C.听觉和味觉D.触觉和味觉

6.辣是一种()A味觉B触觉C嗅觉

7.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包括()

A.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B.心情烦躁,情绪不稳定C.适应后听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