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教育史》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吴艳茹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东汉·王充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女生为什么要学历史?“学习历史大概有三种益处,即愉悦想象、增长知识、加强美德。”——大卫·休谟(DavidHume)理科生怎么学历史?历史事件只是一个个案例,我们要学会如何从这些案例中得到一个明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由此而形成的批判性思维,才是历史学习应当追求的目标。——魏勇(北京十一学校)参考书目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考核要求平时出勤10%课堂作业20%期末考试70%第一部分

《中国教育史》世界五大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欧洲的克里特文明中国教育史的三个时期先秦时期:180万年前——BC221年秦统一至清末:BC221年——1840年清末至民国时期:1840年——1949年两条学习的线索基于整体的视角,从制度层面考察教育的历史变革。教育制度:主要包括文教政策、教育行政机构体系和学校制度。基于个体的视角,从思想层面考察教育的历史演进。教育思想:反映在著作、言论、决策和人的活动中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原始社会的教育180万年前,山西西侯度文化遗址170万年前,云南元谋文化遗址80万年前,陕西蓝田文化遗址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文化遗址(一)教育的起源必要性——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可能性——条件逐步具备①人脑日益发达,智力进步②语言产生③有意识地制造生产工具④原始经济的发展⑤社会生活不断丰富(二)原始教育的内容生产劳动教育——用火;制造工具;狩猎“磨擦生火使人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与动物界分开。”——恩格斯(二)原始教育的内容生产劳动教育——用火;制造工具;狩猎社会生活教育——饮食;居住;婚姻家庭宗教活动中的教育——祭祀;巫术(三)学校的萌芽明堂成均:形成于五帝时期,以乐教为主庠:形成于虞舜时期,以孝为主(四)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具有社会性和无阶级性教育内容十分简单教育手段十分简陋二、夏商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原始社会——出现学校雏形(成均、庠)夏商时期——学校教育产生西周时期——学校制度完备学校产生的条件国家出现,需要培养官员管理国家事务;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产品,部分人脱离生产从教、从学;文字产生,文化典籍增加,使教育手段和内容日益丰富。原始社会初期,火的发明和工具的制造,在原始人和普通生物之间划出了第一条界限;原始社会末期,文字的发明和书写技术的产生,在文明人与野蛮人之间划出了第二条界限。(一)夏代的教育夏朝,创立我国最早的学校。序(军事教育为主)校特点——“以射造士”

(二)商代的教育商朝,继承与创新,教育发生分化庠:承自虞舜时期,实施孝悌教化序:承自夏代,军事体育瞽宗:新的学校类型,礼乐教育特点——“以乐造士”(三)西周教育——学校制度完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1.西周时期的教育行政体制学在官府: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合一,官师不分。(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由国家占有和管理;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员、学校管理者,也是教师;教师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但地位不低。2.西周时期的官学系统国学: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而设,大司乐主持大学——15岁入学,修业9年小学——8岁入学春天讽颂诗歌秋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